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06月11日 星期二

    颜值的科学定义

    《 文摘报 》( 2019年06月11日   07 版)

        我们本身就具有分辨哪些面孔更美的能力。在婴儿面前分别摆放两组成年人判定为“美”和“丑”的面孔照片,结果婴儿凝视时间更长的面孔,正是成年人认为美丽的面孔。

     

        上世纪70年代,已经出现了关于“颜值”的研究,科学家尝试着解答什么是美。弗朗西斯·高尔顿爵士展示了一种名为“复合摄影”的新技术:将不同人的面孔照片,投射到同一张相片底片上,由此得到一张复合的、平均的面孔,合成出来的面孔更俊朗。到20世纪末,科学家提出“平均脸假说”。利用计算机技术的辅助,多项研究都证明了“平均化的脸”更具有吸引力。也就是说,只要你的脸够平均化,你离“美女、帅哥”这类评价就不远了。

     

        平均只是美的一个促成要素,对称性也是。在现实中,我们每个人的脸都不是严格对称的。越对称的形态,则暗示着该个体有更高的“发育精准度”、更强大的基因。所以按照这一逻辑,男性理应会喜欢异性更加女性化(清秀)的面孔。而女性,则更喜欢异性更加男性化(阳刚)的面孔。

     

        但大量研究表明,无论男女都更偏爱更有“女人味”的女性面孔。然而,女性对于男性面孔的偏好,却会随着情景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在一些研究中,她们喜欢更阳刚的男性。但更多的研究中,她们反而更喜爱面孔偏“娘”的男性。因为除了要选择“好基因”,还要权衡他是不是一位“好父亲”。

     

        这时候,女性化面孔就发挥作用了。对于女性观察者来说,男性化面孔更多与强势、花心、缺乏耐心等特质捆绑。而有责任心、体贴、值得信赖、温和等美好品质,则多与女性化面孔挂钩。

     

        而身处医疗条件落后的地区,女性更偏好具有男性化特征的异性面孔,更看重男方的好基因。但发达地区,情况则刚好相反,更女性化的男性反而吃香。

     

        (《中国妇女报》6.4)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