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06月11日 星期二

    家长“不爱”学习不好的孩子

    《 文摘报 》( 2019年06月11日   07 版)

        父母可能都觉得自己肯定是爱孩子的,真实的情况却未必如父母自己认为的那样。

     

        杭州有一位六年级男生爱好烹饪,每天给家人做一顿丰盛的晚餐,并已持续三年。然而爱心晚餐虽美味,家长却高兴不起来,原因就是这个男孩的学习成绩一直很糟糕。

     

        家长不高兴的原因可能是担忧孩子的烹饪只是兴趣爱好,学习才是主业,学习不好对未来前途影响太大了。

     

        而潜意识深处,家长不高兴的原因会更复杂一些,大致有三个:一是家长把孩子的独立意志视为自己意志的延伸,认为孩子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应该由家长说了算,孩子爱好烹饪不爱好学习,让家长有很强的失控感;二是家长对于学业有未完成的心理情结,当年父母没有“念”好的书会转嫁给孩子,期待孩子从“学渣”变成“学霸”,完成自己的逆袭梦;三是家长内心住着一个“完美”小孩,家长自己如果学业很好,也很难接受自己的孩子学业很差,这样的家长常常选择对孩子的其他优点视而不见,眼里只有孩子的缺点。孩子的“不完美”就是家长的“不完美”,他们无法接受不完美的自己,自然也无法接受不完美的孩子。

     

        而家长不高兴的原因无论属于上面哪一类,归根到底,这样的家长都属于很自恋的一类家长,他们很难意识到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孩子的自主性或多或少地被剥夺,不能做自己爱做的事情,选择权只能局限于父母的意志范围内。否则,父母会感觉到失控的恐惧、焦虑,常常试图利用情绪压力夺回对孩子的控制权。

     

        想要祛除对孩子的控制之心,最重要的是家长学会祛除养育孩子的功利之心,合适的做法是把孩子看做是一个完整的人,完整意味着接纳孩子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既有擅长的事情,也有不擅长的事情。

     

        (《中国家庭报》5.30 林陌)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