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06月11日 星期二

    一起“天价彩礼”引发的悲剧

    《 文摘报 》( 2019年06月11日   08 版)
    许俊家开的小超市,也是许俊和叶苗短暂同居过的地方。

        花费40多万元、家里背上巨额债务,最终却面临无法正式结婚的困境,今年4月,江西鹰潭25岁的男子许俊举起菜刀,砍死了比他小两岁的未婚妻叶苗(化名)。

     

        一个月后,记者走访当地多个农村区域发现,高昂的婚嫁成本引发的纠纷仍在持续,多数有适婚子女的家庭仍受困于“天价彩礼”。接受采访的当地村干部、村民纷纷呼吁“管管彩礼”,“不然这些年轻人真要废了”。

     

        借债凑彩礼钱

     

        鸿塘镇位于鹰潭市下辖的县级市贵溪市西北郊。许俊的家位于小镇城区边缘,沿着许家门前的路向南走大约4.5公里,就是出事的地点界牌村叶苗家。

     

        4月12日,许俊一大早就出门了。邻居看他开车问了句,“你到哪里去呀?”许俊说,去“求老婆”。

     

        此前的一个多月,许俊和叶苗几乎在吵吵闹闹、分分合合中度过。为了接叶苗回家,这条路许俊已不知走了多少次。

     

        当天下午3点,由于叶苗的妈妈长年脚痛,叶二哥带着她在鸿塘镇上拍片检查。叶苗和许俊留在叶家。

     

        下午4点半左右,叶母回到家,进一楼大门时遇到正准备出门的许俊。以往许俊会打招呼叫一声“妈”,这回他没吭声,神色木然,拍了拍身上的衣服,走出院门。

     

        此时,叶苗已倒在了二楼的血泊中,身边的手机大声放着音乐。

     

        4月13日,鹰潭市贵溪市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鸿塘镇界牌村叶家组发生一起命案,犯罪嫌疑人许某因纠纷将叶某杀害,目前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

     

        “如果他(许俊)只是砍伤我们叶苗,我们可能也会原谅他,但他下手太残忍了……(叶苗)太惨了。”5月12日,叶二哥告诉记者,法医尸检发现,叶苗身上至少被砍了70刀,头和身子几乎已经分离。

     

        同样让叶家伤心的是,出事以后,许家指责叶苗“骗婚”。

     

        “如果先把钱还一点就不会发生这个事情。”许俊的父亲则说,“退婚又不退钱,这不是骗婚吗?”

     

        许父说,叶苗在许家总共没有待过一星期,三天两头回娘家,“不像踏实过日子的”。

     

        “彩礼22.8万元、‘打金子’钱3.5万元、见面礼4万元……”许父回忆说,在叶苗坚决表示退婚后,许俊拿纸笔列了一个“条子”,一笔一笔地写下了从相亲到订婚的花销。上述款项再加上红包、酒席、看电影等费用总计是40多万元。

     

        “叶苗曾说可以退还许家32万。”叶父则称,他从来没看到过这个清单,许家也从未正式向他们提过要退婚,彩礼退还的事都是两个孩子在交流。

     

        叶家认为,叶苗退婚的根本原因在于许家骗了他们,尤其是许俊欺骗了叶苗,这直接伤害了一向讨厌被别人欺骗的小女儿。

     

        许家托的媒婆曾向叶家介绍,许家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在鸿塘镇上有一排门面房,还开了一家超市,家里有20多万元存款。许俊也曾亲口告诉叶家人,自己有20多万元存款。

     

        这些口头上的“财产”在订婚后逐渐被叶苗发现并不存在。叶苗听到许俊打电话向朋友借钱买电脑,便质问他的存款在哪里。这时许俊承认欺骗了叶苗,那些钱几年前家里盖房子、开超市时就用掉了。

     

        用钱绑起来的婚姻

     

        “一年比一年高。”说起彩礼,许父告诉记者,大概七八年前,本地的彩礼开始跳涨,江西人喜欢数字“8”,先是八万八,后来一年一个价,九万八、十九万八、二十九万八、三十九万八……最高的有五十九万八。

     

        许、叶两家的媒婆表示,许家给叶家的22.8万元彩礼在鸿塘镇属于中等水平。

     

        在鸿塘镇邻近的鹰潭市余江区农村,一位村干部告诉记者,这边的彩礼一般在20万元到60万元之间,低于20万元的彩礼已很少见。

     

        而这还仅仅是彩礼,婚姻过程中其他花销从相亲的准备工作时就已经开始。

     

        条件好的农村父母会在鹰潭市里为儿子买一套房。鹰潭市目前只有月湖、余江两个市辖区,主城区月湖区新房价格普遍在5000元/平方米以上。

     

        大多数条件一般的农村家庭会在本地翻盖新房。记者走访时看到,无论在镇上还是村里,当地居民的家庭住宅以三层楼房为主,个别瓦房夹杂其中,显得矮小、不合群。

     

        许俊家就是其中之一,听媒婆说房子不好会被姑娘家嫌弃,许父就在原来的两层楼房上加盖了一层。

     

        “硬件”达到或超过了平均线,男方才有资格在媒婆的安排下相亲。男女双方见面后如都没有提出不满即表示同意,婚事随之进入“上门——定亲——订婚”的程序,每一步都是以“万元”计价的金钱在铺路。

     

        今年2月12日,许俊和叶苗见了面。10天后,叶苗在亲戚的陪伴下到鸿塘镇许家上门。这一步在当地又叫“察人家”——女方观察男方的家庭条件是否合适。

     

        许家做了一桌菜招待叶家人,并给了叶苗4万元的见面礼。

     

        双方小规模的接触后,就迎来大阵仗的定亲。这是最关键的一次,也是现金出现最多的一次。

     

        3月2日,叶苗和60多位亲属到许俊家里参加定亲仪式。

     

        定亲时的程序、礼节,尤其重要的是饭菜酒水的标准,许家一点也不敢马虎。许父提前到两个发小家里取经——他们今年也各自为儿子办过婚事,一家花了34万多元、一家花了40多万元,均负债累累。

     

        当天,许家将22.8万元钞票摆在桌上,双方来宾道贺、称赞,拿出手机拍下照片、视频发到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上,引来诸多点赞。

     

        媒婆的“利益联盟”

     

        每年春节前后,是鹰潭农村媒婆业务最繁忙的时候——一年中只有这段时间,外出打工的年轻小伙儿、姑娘们才“候鸟归巢”,媒婆抓住机会为他们牵线搭桥,力争在一个月内促成年轻人的婚姻。

     

        许俊和叶苗这一对,媒婆耗时22天。

     

        在鹰潭农村地区,当孩子20岁出头,父母即开始托媒人相亲;孩子到了二十二三岁还单身,父母会着急上火;如果过了25岁孩子还没找到对象,父母基本上天天“吃不好、睡不着”。

     

        许俊和叶苗的父母此前就是其中的两对。不过,作为直接当事人,许俊和叶苗都曾表示过年龄还小,暂时不想结婚。

     

        许俊对父亲说过,自己还不成熟,想再等两年。叶苗在和闺蜜的微信聊天中也曾说:“我感觉有点早,还不想嫁人,不然早就谈了。”

     

        与其他地区不同,鹰潭农村男女相亲至少需要两个媒婆做媒,在相亲的过程中会逐渐增加,普遍超过5个。

     

        撮合年轻人订婚成功后,媒婆会收到“谢礼”,至少2000元起步,多的在4000~6000元。“谢礼”并不会因为媒婆人数增多而减少,男方家里与第一个媒婆最初约定的费用,会同样给到陆续加入的每个媒婆手里。

     

        “这就导致媒婆形成了‘利益联盟’,‘我有好事叫上你,你有活儿也别忘了我’。”余江区一位村干部告诉记者。

     

        相亲的过程中,没有一个媒婆透露过许家借贷相亲的情况。如今,媒婆俨然成为当地农村的“新贵阶层”——每次出马收益均以数千元计,托媒的家庭送来的好烟成摞,“有个媒婆在(鹰潭)市里买了两套房子。”

     

        “我一辈子也挣不到这么多钱,为什么还要娶个人供她吃穿?把这几十万元直接给我,够我活大半辈子了。”一位村干部学着当地年轻人的口吻告诉记者,“一些家庭条件不好、娶不上媳妇的年轻人‘破罐子破摔’,但你不能说他说的没有道理,这些年轻人看不到希望,就失去了生活的动力。”

     

        一位村民有两个儿子,比只有一个儿子的家庭更难娶到媳妇——两个儿子意味着父母要付出更多的成本,女方家里也深知这一点。“老大到了30岁花了50多万元才娶上媳妇”。

     

        花了钱,婚姻的稳定也没能得到保证。婚后这家老大去了外地打工,3年未归,女孩则回了娘家,婚姻事实上已经破裂,几十万元彩礼的退还还在谈判中。

     

        这直接导致了这家老二“看破红尘”。不相亲也不去工作,跟着村里其他年轻人上网、打麻将,去市里“混”,回到家和父母吵架,家庭关系很紧张。

     

        (《中国青年报》5.31 耿学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