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支架植入术和冠状动脉搭桥术。其中,心脏支架植入术创伤小、效果好、恢复快、并发症少,但很多患者对于心脏支架还存在以下认识误区。
放了心脏支架人就“废”了 很多患者认为放了心脏支架人就什么事都干不了,从而抵触、拒绝心脏支架。其实,心脏支架就是用“导管”将心脏严重狭窄的血管撑开,从而保证心脏正常的血流供应。打开闭塞的血管是挽救心肌细胞和恢复心功能的最好的方法。很多严重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患者只有通过心脏支架植入术,才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否则就真的“废”了。
放了心脏支架不需吃药 心脏植入支架后,患者仍须服用预防支架内血栓的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此外,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病等疾病的患者,也要终身服药。
溶栓比支架植入术好 有些患者认为血管堵了,只要溶栓治疗就可以了,不需要放支架。实际上,溶栓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恢复血流,但不能保证充分的、持续的、永久的开通冠状动脉血管。大部分患者都是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基础上形成血栓而引起血管堵塞,这个时候必须植入支架,如果不植入支架,再次发生血栓的机会非常大。所以,溶栓还是支架植入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就医条件而定。
支架植入后不能做MRI或CT 目前研究证实,临床使用的心脏支架做CT或在≤3.0T的MRI设备上进行检查是安全的,不用担心支架出问题。
植入支架后不能运动 心脏支架植入体内后的6个月到1年左右,冠状动脉血管上的内皮细胞会生长、迁移,最后覆盖整个支架的表面,使支架成为冠状动脉血管的一部分,此时再剧烈的活动都不会使支架移动或掉出来,完全不影响日常生活和运动锻炼。当然,要运动建议在支架植入术后1个月开始,且以中低强度的运动和慢跑为主,不主张剧烈运动。
(《大众卫生报》5.14 申国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