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05月16日 星期四

    用文明的力量守护文明

    《 文摘报 》( 2019年05月16日   03 版)

        “文化在,则国家存。”文化是一个国家共同的精神记忆。正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的阿富汗国家宝藏展入口处,模拟阿富汗国家博物馆入口建筑造型的展板上写着这样两行英文。展厅内,231件(套)阿富汗国宝级文物令人目不暇接。

     

        阿富汗被称为“东西方文明的十字路口”,这批珍贵文物先后在中国的敦煌、成都、郑州、深圳、长沙等地博物馆“接力”展出,清华大学已是第七站。

     

        长年战乱中,阿富汗境内众多历史古迹、文明瑰宝毁于一旦,包括2001年遭塔利班炸毁的巴米扬大佛,而阿富汗国家博物馆在战火中也遭到严重破坏。为保护文化遗产,博物馆将这批国宝从2006年起开始世界巡展,辗转法国、意大利、荷兰、加拿大、德国、日本、韩国等国的20多家博物馆,以巡展的形式加以保护。2017年6月,在故宫博物院的展览结束后,按原计划将赴美国展出,却传来美方取消展览的消息。如果不能及时为这批国宝找到下一个落脚点,它们可能不得不返回局势尚不稳定的故土,面临各种不测。

     

        关键时刻,中国伸出了援手,这场国际接力变成了国内接力,中国多家文博机构先后接手,用巡展的方式守护这份人类共同的文明记忆。

     

        历史上,中国也曾饱受战火摧残,文物遭大肆破坏和掠夺。对于阿富汗国宝的坎坷命运,中国人感同身受。“把展览当作一场国际道义的接力”“用文明的力量守护文明”……巡展期间,中国观众和网民的留言热情洋溢。

     

        (中国文明网 5.13 陈鑫 邹德路 孙萍)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