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04月30日 星期二

    李商隐的快乐

    《 文摘报 》( 2019年04月30日   06 版)

      李商隐生活的年代正是李唐王朝江河日下、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的晚唐前期。因为李商隐一生失意,所以他的诗大多缠绵悱恻、哀婉忧伤,不过,李商隐偶然也有明朗乐观的诗篇。比如《晚晴》: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这首诗应该写于李商隐在桂林当幕僚的时期,李商隐一生最大的痛苦,就是不明不白地深陷牛李党争。写这首《晚晴》时,他跟随郑亚到了桂林,郑亚对他比较信任,让他在冷漠的官场中感受到了一丝人情的温暖。

      开篇“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夹城是指城门外的曲城。李商隐从桂林城墙俯瞰城门外曲城,春天虽然过去,但初夏却让人觉得清朗。这样的感受,我们在初夏也时常以为是胜似仲春的。所以,首联一举奠定了全诗温暖柔情的情感基调。

      第二联是千古佳句“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幽草在雨水的滋润下,在夕阳下散发着光泽,让人感到上天对幽草的怜爱。至于人间的晚晴,虽然美好而短暂,但更让人分外珍重。

      第三联“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写诗人对晚晴的珍惜和喜爱,所以诗人登上更高的楼阁,感受晚晴的美好。“微注”,大概是说傍晚晚晴的光线透过窗棂照进室内的感觉,虽然显得微弱而柔和,却让人感受到这晚晴的阳光也是充满着温暖的情绪。

      尾联“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继续写晚晴对世间万物的怜爱,它照干了越鸟的巢穴,也干了越鸟翅膀上的雨水,让它们能轻盈地归飞回巢。诗意大概是他终于暂时摆脱政治斗争,一身轻便的内心感受。

      诗人抓住初夏雨后晚晴那种稍纵即逝的明净清新的感觉,这美好的时刻让人对世间万物充满了怜爱,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生万物的万般柔情,值得我们分外珍重。

      (《新民晚报》4.14 陈省之)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