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春,有一家洗衣公司,在过去的2年里招收了28名自闭症患者工作。
这家公司是当地一特殊儿童语言康复培训学校投资开设的,“一开始是想解决本校学生毕业后没地方工作的问题,后来也有很多家境贫寒的成年自闭症患者家属找来,希望学校能为他们创造就业机会。”负责人商玉龙告诉记者。
商玉龙说,因为怕自闭症员工不适应,也怕难以保证洗衣质量,公司以前一直选择性地少接订单,经营也一直处于微亏损状态。现在,这些特殊员工的工作效率已明显提高,扭亏为盈指日可待。“通过培训和工作,大部分自闭症员工都有好转倾向,他们能得到的工作机会太少,很多人都特别享受这种工作氛围。”商玉龙说。
洗衣公司招收的28名自闭症患者中,除了个别不适应工作的患者离开外,其他人康复状况都很好,语言沟通、待人接物、生活采购等技能都在趋于正常,还有的已经开始从事其他正常工作。
“只有就业才能真正体现自闭症患者康复的价值。”商玉龙说,“如果不能从就业的根本性问题上解决成年自闭症患者的生存问题,等他们的父母老去谁来照顾他们?”目前,我国自闭症干预和支持服务主要集中于自闭症儿童的早期干预,政府层面优惠政策主要针对0至6岁患儿,尚未惠及成人自闭症人群。而且,虽然部分地区有专门针对自闭症人群的特殊教育,但大多无法解决其就业问题。如果没有较好的干预体系,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就是一个家庭精神防线的彻底坍塌。
有专家认为,政府应该为自闭症患者提供就业机会,而不应该只是兜底。借助社会力量兴办托养机构,是解决残疾人托养服务的根本出路。针对民营托养机构面临的困难,还是需要加大扶持力度,尽快立法为残疾人托养服务提供法制保障。
(《工人日报》4.21 柳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