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冬季到初春的供暖季节,北方地区的室内空气都会特别干燥。尤其是今年的北方地区热得特别早,温度上升,降雨却特别少,天地之间一片干热。很多人都感觉到口干舌燥,皮肤干燥,眼睛干燥……
多喝水,当然是最传统的解决方案。除了天然食物中的水分之外,每天应当喝6~8杯水(女性1500毫升,男性1700毫升),但如果空气过于干燥,天气太热,出汗太多,则还要增加水量。
只喝白开水、矿泉水的补水效果不一定是最好的。因为它会很快被吸收进入血液中,然后又很快地从肾脏排出去,你的口腔、咽喉和消化道黏膜都没来得及被充分滋润,水分就跑了。
对于盐摄入量非常少,体内钠不足的人来说,喝少量淡盐水是有帮助的,因为它可以让身体保持正常的血压和渗透压,帮助身体“管住”体内的有用水分。
相比而言,含有亲水物质的水,特别是含大分子碳水化合物或少量蛋白质的水,补水效果更为稳妥。淀粉、胶质和蛋白质都是大分子,它们虽然能吸引大量水分子,但却不会升高渗透压,有利于身体利用水分。它们的消化吸收速度比较慢,释放水分子的速度也慢,还有一定的黏度,能够充分滋润口腔、咽喉和消化道黏膜。
饮料里的糖又怎么样呢?它们也能抓住不少水分子。只不过,喝了含糖的甜饮料,解渴的问题是解决了,发胖的问题解决不了啊!
如果喝没有加糖的粥汤,就没有这种麻烦了。而且,它们的天然味道其实也非常不错。吃饭之前,用这些不加糖的汤来替代咸汤和甜汤,既能补水,又有利于控制食量,一举两得。
喝银耳汤、皂角米汤之类,是非常好的补水方式,因为它们属于可溶性膳食纤维,既能把水分带到大肠,又能帮助调整肠道菌群。唯一的问题,是里面不要多放糖。一丁点冰糖或蜂蜜,带有若有若无的甜味,就可以了。
除了饮品之外,人们千万不要忽视一些富含水分的食物——那就是蔬菜和水果。
绝大多数蔬菜的水分含量高达90%以上,水果的水分多在85%以上。而且这些水分通常存在于细胞内部,不是马上被全部吸收,而是随着消化的过程慢慢地释放出来。吃蔬菜、水果就会补充大量的水,而且解渴效果比较持久。
(《北京青年报》4.4 范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