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金水桥有内外之分,据清代《日下旧闻考·国朝宫室》记载:“天安门前环御河跨石梁七,即外金水桥……(太和)门前列铜狮二,其南环以金水河,跨石梁五,即内金水桥。”外金水桥为三孔拱券式,一共七座,横跨于天安门、太庙、社稷坛前的金水河上;内金水桥则为单孔拱券式,一共五座,位于太和门广场之前。内外金水桥都以精美的汉白玉石筑就,造型舒展秀美,好似条条华丽的玉带,交相辉映,将宏伟壮观的天安门与紫禁城连接起来,古朴雅致。
金水桥得名于桥下蜿蜒流淌的金水河。据《元史·河渠志》记载:“金水河源出于京西宛平县玉泉山,流至义和门南水门入京城,故得金水之名。”按照古代五行学说,西方属于金,金又生水,因此有金水河之称,根据地理位置又被分别命名为内外金水河。实际上,金水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初朱元璋在南京建都的时代。
据《明会要》载,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十一月十一日,“改建大内金水桥成”。明人郎锳的《七修类稿》中也记载了一个故事:明初刑部尚书开济,聪慧而有辩才,有一次他陪朱元璋游金水桥,君臣二人信步走到桥中间,朱元璋忽然长叹一声,掉下泪来,问开济道:“朕为何如此?”开济回道:“过金桥,倚金栏,看金鱼,忆金妃,随金泪。”朱元璋大为叹服,又想捉弄他一下,于是上前抓住开济的手,说道:“绾手过金桥,有事不相饶!”开济不慌不忙,从容对道:“臣无亏心事,不怕帝皇刀。”这次君臣对也算作金水桥历史上的一段佳话了。
北京的内外金水桥分别建于何时,官方历史档案文献中并未有确切的记载。清初孙承泽《春明梦余录》中说:“(洪武)二十五年建金水桥及端门、承天门楼各五间,长安东西三门,北京宫殿悉仿其制。”姚之骃《元明事类钞》中说,“永乐十五年建北京宫殿,有瑞霭浮空,金水桥河冰凝结浮图诸像。”可见金水桥大体上应该与明永乐帝肇建紫禁城同时进行,在造型上当与南京的金水桥一致。金水桥后世又有多次重修。
据明人焦竑《玉堂丛语》载,景泰年间,金水桥重修竣工,皇帝特意下诏请有德行的人“试涉”,这是在桥梁竣工之后为保平安吉利而举行的一种庆祝仪式,百官纷纷推举礼部尚书杨翥,他便成为有记载的金水桥上试步第一人。
杨翥德行高尚,宅心仁厚,据说他常骑驴出行,邻翁老来得子,那小孩胆子小,一听到驴叫就惊恐万分,杨翥听说此事马上就把驴卖了,以后步行出门。还有一次,天降暴雨,邻居在墙上打洞,将自家院子中的积水排到了杨翥家。家人要去找邻居说理,杨翥却说:“雨日少,晴日多,何竞为?”劝他们不要去。看来,杨翥能获得这份殊荣的确实至名归。
天安门外金水桥西,曾进行过盛大的“秋谳大典”,也就是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法司等对死刑案件的复审和会审,这项制度源于明代的朝审,清代之后趋于完善,因为在每年八月下旬左右举行,故而又称为秋审。
可以想象,金水桥西边,数百名朝廷官员列坐,逐一唱名会审,场面何其威武壮观。上天有好生之德,古代的帝王举行秋审的目的,虽然主观上是以“慎刑恤杀”来收拢人心,从而巩固自己的统治,但客观上也减少或避免了大量的冤假错案,因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可以说,庄严肃穆的金水桥正是“秋谳大典”的见证,它在中国古代法制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无数人在此得到重获新生的机会,善莫大焉。
金水桥飞虹横卧,洁白晶莹的汉白玉金水桥与巍峨壮丽的宫廷建筑浑然一体,更彰显出古都皇城雍容华贵、庄严典雅的大国气派。
(《北京日报》3.28 许冰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