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凡成就,其中就包含唐律、中华法系与丝绸之路。而且,唐律为丝绸之路保驾护航,又是中华法系的代表作;丝绸之路是联系唐律与中华法系的纽带,使唐律能够为朝鲜、日本、越南等近邻所接受、移植,最终形成中华法系。
“唐律为最善”
唐律是中国现存第一部内容完整、系统的律典,也是唐朝的主要法典,共有12篇、502条。其中,第一篇名例是总则,规定了刑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刑罚制度;其他11篇是分则,规定了需要打击的各种犯罪,律条由罪状和法定刑构成。在中国古代律典中,因其结构和内容十分完善,故有“唐律为最善”的说法。
丝绸之路最晚起源于汉朝,唐朝又有大发展,不仅扩大了陆上丝绸之路,而且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唐律通过打击损害人身、财产、交易的犯罪,来保证丝绸之路的畅通。
在打击损害人身的犯罪方面,唐律规定:对杀人、伤人的犯罪,都要按照犯罪后果的不同分别量刑。图谋杀人者,要被“徒三年”;杀人既遂者,要被判斩刑。伤人犯罪也是如此。打落受害人一颗牙齿者,要被“徒一年”;打落两颗牙齿者,要被“徒一年半”。
为了打击损害财产的犯罪,唐律明确规定:以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方法获得他人财产者,就算未遂也要被“徒二年”;既遂的最重用刑为斩刑。交通工具是唐律重点保护的财产,如果杀死他人的一匹马,犯罪人要被“徒一年半”。
唐律还特别重视保护交易安全。例如,债务人不履行合同,就要被认作犯罪行为,最重的用刑是“杖六十”。
强调教化为主,维护等级制度
唐律在结构和内容方面远超以前立法的水准,达到中国古代立法的顶峰。唐朝以后的宋、元、明、清等封建朝代制定的法典,也都以唐律为范本,并大量吸取唐律的内容。可以说,唐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世的立法。
在指导思想上,唐律强调礼法并用、以礼为主。用唐律自己的话说就是:“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主张治理国家以教化为主、法制为辅,正是德治思想的集中体现。
在法律内容上,唐律突出维护等级特权制度。它用刑法的规定来规范等级特权制度,尤其是保护君权、父权与夫权。由此,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秩序。
在司法方面,唐律竭力维护司法与行政合一的体制。皇帝掌握最高司法权,集立法、行政与司法权于一身;地方司法长官亦由行政长官兼任。
唐律的这些内容是中华法系的主要内容和集中体现。
输出唐律,建立中华法系
唐律产生于唐朝,中华法系则由唐朝与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家共同构成。要把唐律与这些国家联系起来,没有强劲的纽带是不行的。这根纽带就是丝绸之路。
在输出唐律与建立中华法系的过程中,陆上、海上丝绸之路发挥了积极作用。这里,仅以唐朝通往日本的丝绸之路为例。那个时候,从唐朝前往日本,可以先走陆上丝绸之路到朝鲜,再利用季风抵达日本。这条大路上,不仅承载商人,而且还有大量日本遣唐使。据统计,从贞观五年至乾宁元年,日本先后派出遣唐使19批,最多一次达651人。
在遣唐使中,有人专门到唐朝的高等学府国子监就学,深入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其中,就有人专门学习过唐律。学成后,便把唐律带往日本。从制定《大宝律》的人员来看,许多人都是通过丝绸之路来往的。其中,既有留学生,也有唐人的后代。
总之,唐朝造就了唐律;唐律凭借丝绸之路,被移植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家;中华法系因为有了这些成员国,而得以最终建立起来。它们之间的联动,造就了唐律的闻名于世、唐朝的威名远扬。
(《解放日报》3.19 王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