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年前,从大学毕业的顾玉东服从组织安排,进入华山医院骨科的一个新分支——手外科。这个刚起步的学科是新中国手外科的原点,服务于当时迫切的工业生产保障需求。他个人的命运也就此与时代需求、国家需求紧紧联系在一起。
无数次重复找到超越点
今年1月,2018年度中国十大医学科技新闻出炉,改变外周神经通路诱导大脑功能重塑荣登十大之一。谈及这项研究,华山医院手外科新一代领军者徐文东教授感慨不已。他说,这正是基于老师顾玉东30多年前国际首创颈7移植的新拓展。
1986年,一个年轻人因为一场交通事故的猛烈撞击,右臂瘫痪。顾玉东发现病人的臂丛神经被连根拔起,发生了根性撕脱。臂丛是人体上肢神经中最重要的一组,由颈5、颈6、颈7、颈8和胸1这五大神经根组成,解剖结构异常复杂。这种根性撕脱造成的上肢瘫痪,上世纪60年代前在全球都是不治之症。
到上世纪70年代,显微外科兴起,各国手外科医生开始设想:能否切断患者身上的一根受影响较小的神经,来移植并修复受损的臂丛神经呢?顾玉东真发现了一根可用来修复臂丛损伤的神经——膈神经。早在1970年8月6日,顾玉东就做了世界上第一例膈神经移植手术,用膈神经来修复患者撕脱的臂丛神经。
那么,这个患者有救了?并没有,他的膈神经也受损了!一筹莫展之际,顾玉东盯上了臂丛神经中最特殊的一根颈7神经。他发现,颈5、颈6、颈8、胸1,都不能断,断了,功能都有影响;而颈7很神奇,断了,却没有发生功能障碍。能否从病人的健康手臂中取一根颈7神经借给患侧,使瘫痪的手臂恢复功能?这是一次向医学禁区发起的挑战,一旦失败,患者的两条手臂都可能丧失功能。
这台手术结束后,顾玉东一宿没睡,第二天早晨6点就赶到医院,等患者清醒。随着病人的好手举起,顾玉东心里的石头落地了。手术后,患者的手臂仅暂时麻木和肌力减退,3~6个月恢复正常,最终,瘫痪的手也可以独立运动了。
很多人问顾玉东,当初哪来的胆量?他说,这不是胆量能解决的。他有一个习惯,给治疗过的每位患者做档案卡,正是几十年如一日的积累,让他在无数次看似重复的病例里发现了差异。
首创的第二套供血系统
在现代医学史上,手外科是一门年轻学科,直到1951年,才在国际上成为独立的专科。十年后的1961年,华山医院率先在国内成立手外科。当时,大工业生产兴起,很多工作依靠工人兄弟的双手去完成,烫烧伤、机械伤难免,病人集中到了华山医院。除了忙门急诊、手术,顾玉东与老师周末还会下工厂做科普。
1966年2月13日,顾玉东迎来从医生涯的首个第一。这天在上海,世界第一例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手术在华山医院进行。在杨东岳医生的主持下,顾玉东参与了这台历经22个小时的艰难手术,最终为一位失去拇指的工人通过移植其足趾,成功再造了拇指。随后的九年,顾玉东跟着老师杨东岳做了近100例足趾游离再造拇指手术。在所做的近100例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手术中,只有7例失败。但这并没让杨东岳、顾玉东满意,因为对那失败的7名患者来说,手术就是100%失败。在那7例失败的手术中,有1例给顾玉东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那是1981年3月的一天,一名因工伤折断拇指的19岁女孩从大连来到上海,希望在华山医院接受拇指再造手术。顾玉东发现,女孩的足背动脉血管远比常人要细,很容易发生供血中断,导致足趾坏死。在先前顾玉东参与的近100例手术中,就有4位患者存在血管变异,而他们中只有一人手术成功。
奇迹没有发生,虽然家属一再表示理解,但顾玉东无法原谅自己。他钻进解剖室,拿病人坏死的足趾反复研究。经过五年、对数百例手术的分析总结,他终于找到了攻克血管变异难题的方法。
有细的,就一定有粗的,背面细,底面就粗。第一跖骨背动脉细,第二跖骨背动脉就粗,它是辩证的!发现这一规律后,但凡手术中碰到直径小于1毫米的血管,顾玉东就一定要多找一根粗的血管,保证足趾移植后的供血万无一失,这就是他首创的第二套供血系统。后来,凡是做了两套供血系统的手术,没有一例失败。顾玉东也因此在1987年第一次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冲击“哥德巴赫猜想”
顾玉东说,手外科发展到今天,还面临着一个难题:由于神经生长速度很慢,移植手术后,一条瘫痪的手臂要完全恢复知觉,大约需要两年时间,而到那时,手部的19块肌肉早已发生了不可逆转的萎缩了,病人的手指再也不能做出精细灵巧的动作了。因此,恢复和重建手内部肌的功能至今仍是世界性难题,被称为手外科领域的“哥德巴赫猜想”。
顾玉东做了一个对掌对指的手势,对掌对指是手内部肌的功能,但是这个手势却表示数字0。他说,自己所有的成果加在一起,还没做到这个0,希望一代代后来人,冲击手外科哥德巴赫猜想,为让患者们都能拥有一双灵巧的手而持续奋斗。
(《文汇报》3.3 唐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