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02月12日 星期二

    如何推动改革走深走实

    《 文摘报 》( 2019年02月12日   06 版)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发生了复杂变化,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对此,既要保持战略定力,又要增强忧患意识,妥善应对经济领域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

      第一,着眼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采取一系列援企措施。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各级政府要实质性减少和降低税费,让企业得到实实在在的红利,确保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

      第二,贯彻稳中求进方针,统筹各类经济政策。

      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适时预调微调,稳定总需求;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结构性政策要强化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向改革要动力,深化国资国企、财税金融、土地、市场准入、社会管理等领域改革,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社会政策要强化兜底保障功能,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确保群众基本生活,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第三,着力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推动改革走深走实。

      以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和公平竞争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原则,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加快实现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

      大力营造法治化制度环境,支持、帮助和保护民营企业。在政府职能改革上,不仅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规范政府举债融资机制,而且要切实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实现政府、市场和企业各就各位,政府不越位、不空位。

      (《解放日报》1.29 鞠立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