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01月08日 星期二

    女演员的生命底色

    《 文摘报 》( 2019年01月08日   05 版)
    宋晓英

        “今天,我要向大家宣布:当我们把自己的青春生命都献给党的时候,我们就要举行婚礼了。让反动派的枪声,来做我们结婚的礼炮吧!”38年前,这一段震撼人心的台词传遍祖国南北,电影《刑场上的婚礼》里青年演员宋晓英表演的这最后一幕,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近日,记者采访到宋晓英,听她讲述自己的演艺人生。

        “在踏入电影艺术殿堂之前,我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成为电影演员。”宋晓英说。“我十几岁时,跟着下放的父亲回到乡下老家,作为旁听生在吉林省白城市第八中学听课,期间吉林省艺术学院来招生。”当时她考上了艺术学院声乐系,也是白城地区唯一被录取的学生。

        1971年,吉林省吉剧团准备排演样板戏《红灯记》,但未能找到合适的女演员,便寻到艺术学院看是否有学生可以上台演出。一位姓张的老师极力推荐了宋晓英,由于表现突出,后来直接将她从艺术学院调到了吉剧团。在吉剧团期间,她有幸作为报幕员参加了一个全省的汇演。而此次汇演则成为改变她命运的契机。1973年,武兆堤导演重拍电影《平原游击队》。其中翠屏一角,已经试过二十多个女演员,都无法让导演满意。恰逢宋晓英在汇演中报幕时的形象被导演看到,而导演的一句:“不胖,不瘦,不高,不矮,年龄正合适”则将她突如其来地推向了电影之门。

        “那年我19岁,一开始我内心里是发怵的,但第二天仍然去了长春电影制片厂报到。”她看到了围墙上的铁丝网,听人说那些网晚上都是要通电的。她看到了戒备森严的大门,却没有想到这扇大门便是她的电影艺术之门。她战战兢兢地迈进大门,“一进大门,感觉到的气场跟外面的世界完全不一样。就好像是来到了另外一个崭新的世界,多神圣啊!”

        她最终能够留在长影,则是凭借在一场重头戏中的表现。在《平原游击队》中,有一场翠屏目睹弟弟被日军一枪打死的戏,这是一场激情戏,也是哭戏。这场戏是在长影当时最大的摄影棚里搭的景,戏中的群众演员都是长影的老演员。她要演出翠屏在特定状态下的戏,悲愤中夹杂着恐惧以及伤心,声泪俱下。武兆堤导演通过设想出来的很多情景画面,对她进行启发与诱导,让她一下子进入到规定情境里,对所表现人物的情绪拿捏得准确而又恰到好处。这对第一次拍电影的宋晓英来讲,不失为一种成功。“一旦捕捉到规定的情绪,我觉得演起来非常轻松。演员演戏最大的诀窍就是‘进入’,能够摸准情绪点。而我很荣幸,能在从影之初就了解到这一点。”之后,武兆堤导演把她介绍给《金光大道》的导演林农。由此,宋晓英踏上了电影艺术的康庄大道。

        漫长的表演生涯中,她也一样有疲倦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她不愿意演电视剧,演过相似的角色太多,都觉得自己不会演了,“厌烦了,这个婆婆那个妈的,家长里短的。”随着年龄的增大,角色的选择权越来越少,她也难免有失落与不甘的时候。

        她演过不少病人的角色,演多了病号,发现病号状态都差不多,于是有一段时间很排斥这类角色。霍建起导演2005年拍摄《情人结》之前,曾经找过她三回,都被她拒绝了。在这部电影里,她要出演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女人,宋晓英一开始拒绝,为此,霍建起导演专门请她吃饭,当时麦丽丝导演也在,两位导演轮番软磨硬泡。看完剧本后,宋晓英被打动了,“这个角色有戏,虽然戏不多,但是我能感受到这个母亲的形象,我要在轮椅上做戏。”最终,宋晓英饰演的侯母一角让她获得了第25届金鸡奖最佳女配角的提名。

        (《北京晚报》2019.1.2 王金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