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01月05日 星期六

    哥哥得了抑郁症

    《 文摘报 》( 2019年01月05日   03 版)

      我很少在朋友圈里晒我哥,两个成年人,好像很少有晒的必要。但这一次,我想晒一晒。

      我哥比我大4岁,是重度抑郁症患者。在他一切如常的时候,我们各自安好,每年的假期一见都如同蜻蜓点水,隔着我的小家他的小家,根本没空坐下来好好聊一聊。

      今年全变了。这一次他来北京,我们用一整个下午泡在咖啡馆。聊童年,聊朋友,聊人生,从小到大我们从来没有这样聊过。直到几个月前收到他的微信:总是失眠,已经半年了,怎么办?

      我预感他遇到大问题了。他说已经瘦了三四十斤,身份证照片都被质疑不是本人。我有立刻回去的冲动。但接下来的几天,我只是和我的抑郁症朋友聊了聊。我想知道我哥的感受,想知道怎么才能帮他。结果我发现在抑郁症面前,我们几乎无计可施,我能做的,大概只是陪他聊聊天。在他觉得生活无望,快要掉下去的时候,想到岸上还有他惦记的事情,还有你,不至于掉得更深爬不出来。

      我们开始定时语音通话。每个星期五晚上,我们都要聊聊一周大事记。这么绵长地聊下去,我惊讶地发现,人居然可以这么不了解自己的亲人。我们把对亲人的认识停留在某个时间段,就不再更新了。生活在不同的城市,生活节奏完全不同,我们不再有交集,后来连共同话题都丢失了。除了父母,我们很少讨论别的。教育理念不同,旅行偏好不同,问题解决方式也不一样,以至于有一年一起出去旅行,双方都闹得很不愉快。之后的日子,我们就像两只蜗牛一样,缩在自己的小家庭里,各自快活。这一次,是他先爬了出来。

      那天看了《快把我哥带走》,突然特别想我哥。想起小时候,我和他读同一个小学,他六年级我三年级。爸妈工作很忙,我妈就想了个主意:让我哥放学后等我一块儿回家。放学路上,我们总是在互相寻找,恶狠狠地吵架,然后一起回家。吵了大概有一年,他毕业了。其实他每天都在等我,没有一天把我扔在路上。

      那一刻,我就很想在朋友圈里晒晒我哥:我有这么一个哥哥,他小时候一直在宠我,工作了结婚了,我们开始把对方甩在脑后。人到中年,他的生活突然脱轨,作为妹妹,我一定要帮他找回来。

      小时候他花那么多时间去等我,今天我也一定不能把他扔在路上。

      (《中国青年报》2018.12.27 塔庚)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