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12月15日 星期六

    潮剧的“母亲”

    《 文摘报 》( 2018年12月15日   06 版)

        潮剧,曾用名潮调、潮州戏、潮音戏、白字戏,是用潮州话演唱的地方戏曲剧种。它是中国粤东地区一颗璀璨的艺术明珠,潮汕乡土文化最典型的代表。潮剧从哪里来?它的历史从何说起?我们要追溯到九百年前,看看潮剧的“母亲”——宋元南戏。

        大概在北宋末徽宗宣和(1119-1125)年间,浙江的温州一带,一个新的戏曲剧种南戏(“南曲戏文”的简称,也称戏文)产生了。南戏的出现,使中国戏剧与歌曲结下不解之缘,从此,中国的戏剧,常以“戏曲”名之。

        从表演体制来说,南戏具备七种固定角色,即生、旦、净、丑、末、外、贴。后代无论是京剧、潮剧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还是昆曲的五大行当(生旦净丑末),抑或梨园戏的“七子班”七大行当(生旦净丑末外贴),皆从南戏照搬演化而来。

        南戏的篇幅容量,已非前代的歌舞戏或参军戏等短小戏剧可比,它大多是长剧,不时出现长篇巨制的剧目。因为长的篇幅,意味着要编织复杂的戏剧矛盾,处置众多的人物关系,需要作者有分切场面、驾驭纷纭的情节与各种写剧技巧的能力。以《张协状元》为例,这个剧登场的人物众多,七种角色共扮演全剧四十多个人物,且戏剧冲突十分尖锐,有张协与贫女的矛盾、张协与王德用的矛盾、胜花小姐与其父的矛盾等等,交叉迭出,要驾驭这样众多的人物故事,并非易事。所以说南戏出现长篇剧作,不但是南戏作为成熟戏剧的标志,也说明观众欣赏的口味已从短暂的感官娱乐上升到长时间的审美愉悦的层面。

        南戏是典型的“杂锦”戏曲,唱做念打、杂技杂耍在剧种中都有所吸取与表现。《张协状元》第十六出,写贫女救出被强盗打伤的张协,让他在破庙疗伤,伤愈后与贫女在破庙结婚。破庙连一张放酒菜的桌子都没有,丑扮的店小二于是自告奋勇扮“桌子”:他两手两脚撑地挺高肚皮做“桌子”,供放酒壶与果品,新婚夫妇恩爱唱和,载歌载舞,丑扮的“桌子”也唱起来:“做桌底,腰屈又头低,有酒把一盏与桌子吃。”这一段丑扮“桌子”的伎艺表演,既符合破庙新婚的环境氛围,又极典型地表现了戏曲的写意性,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叫做“接地气”。

        南戏的音乐唱腔、艺术手段,无不来自民间。更加重要的是它所表现出来的内容与精神,也来自民间,它扎根民众,反映百姓疾苦与民间呼声。在《张协状元》剧本中,贫女悉心照料受伤的张协,婚后剪去一头长发卖钱作为张协上京赴考的盘缠。张协中状元后,入赘豪门,不认贫女这个结发妻子,还丧心病狂,想把找上门来的贫女砍死,手段何其毒辣凶狠!这些初期南戏,暴露了现实生活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为不幸妇女伸张正义,为痛苦百姓一吐骨鲠之快。

        南戏在现今的剧坛上已经看不到了,作为剧种的南戏,像世界上许多事物一样,已经寿终正寝,消亡了。但是,她的基因传给了她众多的“亲生儿女”。潮剧乃南戏的嫡传,她自然而然地保留着南戏的“生存密码”与“基因遗存”。由于处在“山高皇帝远”的粤东,潮剧较少受到主流文化或外来文化的干预,因此,保留并传承了南戏丰富深厚的艺术传统,显得古朴、通俗而充满活力,成为南戏在今天的一种“活态历史”。

        (《潮剧史》花城出版社2015年出版 吴国钦 林淳钧)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