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12月11日 星期二

    八路军战士哪有“发型”概念

    《 文摘报 》( 2018年12月11日   01 版)

        荧屏上一部抗战连续剧正在上演,画面一闪,明显是打过发胶的“莫西干发型”映入眼帘——这个受到当下众多小伙子追捧的时髦发型,竟然“穿越”到一名八路军战士的头上,令人啼笑皆非。

        据一位老八路回忆,在战争年代,战士们根本没有“发型”的概念,都是用理发的推子贴着头皮剪短。“这种发型有很多好处,平时不用打理,洗起来也方便;近身搏斗时不会被抓住头发;头部负伤后便于包扎治疗。”电影《大决战·淮海战役》中,爱美的小战士战前不愿剃光头,邓小平亲自做示范的片段,正是由于再现了历史的真实,因而带给观众难以磨灭的印象。

        当下经常听到人们抱怨“无剧可看”。事实似乎给出了相反的答案:据有关部门统计,去年立项备案的电视剧为46500集,摄制完成并获发行许可的电视剧总量仅为1.35万集,积压剧比例在6成以上,原因多为创作低劣无序,“服装、化妆、道具”虚假等。即便是在获准播出的影视作品中,被观众“吐槽”的镜头依旧比比皆是:在艰苦的敌后根据地,八路军战士身着簇新的军装,折叠痕迹赫然在目;从战火硝烟中冲杀出来的女游击队长气质优雅,皮肤光洁如雪……

        影视创作者要对历史有敬畏心,对观众有真诚心。正如导演陈力所说:“创作态度决定艺术高度,心浮气躁只能喧嚣一时,千锤百炼才能流传后世。”

        (《光明日报》12.5 陈建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