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烈
我住的是复式房。记得,在十年前,我双手各提一个装满书的旅行袋,可以噔噔地一口气踩着楼梯上楼。
可是2017年8月我像往常那样抱起一整箱书,噔噔地上楼,走到最后一级楼梯时,忽地双脚一软,摔倒在楼梯口。我在剧痛之中不得不在地板上躺了五分钟,这才由妻慢慢扶着起来。
当时正在上海书展期间,那天下午我有两场活动以及一小时的电视采访。虽然左脚以及右胸肋骨疼痛不已,还是强忍着去上海展览馆,做完一场场活动。
不久,左脚背肿了起来,皮肤发亮。我真担心骨折,伤筋动骨一百天,那就糟了,不光是只能“宅”在家里,而且连上下楼梯都困难。在家静养几天,足不出户,一次次涂消肿药水,所幸慢慢地肿退了,而肋骨则在疼痛半个多月之后才渐渐好了。
我不由得记起,前些日子去看望老作家白桦。我曾经几度跟他一起出差,他向来风度潇洒,快步如飞。然而这一回我去他家,他竟然不得不坐在轮椅上跟我聊天。他说,他“犯错误”,只一秒钟。那是他试图搬起家中的一个氧气钢瓶,只听见脊椎骨发出“啪”的一声,骨折了,再也直不起腰,从此只能坐在轮椅上。他叮嘱我:“永烈,千万小心,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没有想到,我还是重复了他的错误,只是后果没有他那么严重。所以会犯这样的错误,那就是《论语·述而》中所言:“不知老之将至。”
时间一天天过去,年岁在不知不觉中增长,我却浑然“不知老之将至”。我一直是同辈人之中的“年轻人”。大约因为上学早,而且又在中学跳级,所以到了高中,到了大学,我总是班级里年纪最小的一个。就创作而言,我11岁开始发表作品,19岁写出第一本书,出道早,一直头顶着“青年作家”的光环。
被撕去的日历,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不知不觉之中,从“知天命”而“耳顺”而“古稀”,即将进入耄耋之年。在各种各样的会议之中,我从原本的最年轻者变成了最为年长者。人们对我的称呼也从“小叶”“老叶”到“叶老师”直至“叶老”。我很羡慕人家称莫言为“莫老”,仿佛企盼他永远不会老。我也赞叹人家称任溶溶为“任老”,仿佛对于老之将至满不在乎。而我呢,叶老则黄,则落。这原本是大自然的规律。可是在我的心中,还一直以为自己是年轻人。
年岁毕竟不饶人。摔了一跤,使我明白,不能逞强去做超越年龄的事。我也开始注意保护自己。比如,我家的书架顶天立地,往日拿高处的书,端张方凳,嗖地一下站上去取书。如今改用椅子,以求站得稳妥,而且一只手扶着椅背。搬书时,也不再整箱整箱地搬,而是分几批搬,宁可多跑几趟。上下楼梯时也放慢了步伐,而且拉着扶手,不再是噔噔的奔上跑下。
落日的余晖很灿烂,也很短暂。明白了老之将至,也等于明白了余日不多,倍觉时间的珍贵。我在整理出版了28卷《叶永烈科普全集》之后,正在整理出版我的纪实文集、散文随笔集、小说集、游记选集、书信选集以及日记。
一边整理旧作,一边继续写新著,只是不能像年轻时日写万言、倚马可待了。好汉不言当年勇。当老之将至,我只能量力而为。
(新民网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