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11月17日 星期六

    学习类App乱象

    《 文摘报 》( 2018年11月17日   01 版)

      在信息化时代,做作业、查成绩、上网课等中小学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不乏有学习类App的身影。但记者调查发现,市面上有不少以“查分数”为主要功能的学习类App,通过与学校合作的方式,家长可付费查看孩子的排名,价格从每次10元到包年365元不等。

        365元包年可查排名

      曾女士是一名初二学生的家长。她告诉记者,最近,学校推荐使用一个叫“七天网络”的App,只要输入学号就可以查分。凡是月考和期中期末之类的考试,老师都会让学生使用软件进行查分,“可以看到每一题的明细分,和自己的成绩大概在什么水平,排名前百分之几。”

      如果想知道更具体的情况,使用App也可以实现。不过,这就需要付费了。以“七天网络”为例,查看一次排名需要10元。“七天网络”曾表示,学生也可以在公众号上获取个性化的学情分析和智能错题本,按次计费。

      市面上有“查分”功能的App并不仅此一家,记者下载了一款名为“智学网”的App,页面显示,只需购买365元/年的学霸套餐,便可查看排名,进行试题解析、卷面分析、错题导出等。

      一名来自云南的高三学生小黄称,学校会用这个软件让他们查每道题的小分数,老师也可以在上面布置作业,出成绩后同学之间还可使用PK功能。

      对于查分需要收费,小黄吐槽:“如果是按月收费我就会买,但只能按年买,一年又不是天天都要用。”

      另一款热门查分App“好分数”则需要提供学号或学籍号进行注册,考试成绩出来后,家长可选择付费20元查看孩子的班级排名及年级排名,花费360元还可看到详细的成绩分析报告。

      对此,有家长表示不解:“出成绩,分析孩子的情况本来就是学校的义务,现在却和软件公司一起来赚钱。”

        与学校合作“进校园”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教育、电子阅卷的逐渐普及,一批以“智学网”“七天网络”“好分数”为代表的家校互联型App兴起,他们通常都分为教师端和学生端,教师可以制作考试分析报告,学生和家长则可以查看各科分数。

      有不少用户疑惑,这些商业应用如何获取学生成绩?记者梳理发现,这类App大多选择和学校合作的方式,先由教师通过平台网上阅卷,再由学生登陆平台查询成绩。

      “智学网”的用户协议中提到,网站与学校合作,根据同校方签署的《智学网合作协议》由校方提供用户的真实姓名,班级,学科等数据。“智学网”后台生成服务账号,即教师与学生账号,用户无需注册。

      深圳某高中的一位英文老师告诉记者,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均使用“智学网”App,对于教师而言,可以线上改卷、统计分数,工作更加方便,学生和家长可通过该软件查询考试分数和在校排名。

      “七天网络”的用户协议中称,平台的直接用户为学校,学校在签约平台服务后,该校教师即可通过本平台实现网上阅卷。间接用户为家长,在学校签约平台服务后,学生家长可通过手机注册的形式登陆网站,享受平台为家长提供的成绩单、错题本和分析报告等服务。

      不少平台存在收费项目

      “七天网络”表示,阅卷平台提供用户考试成绩发布、数据分析等,这是七天科技根据和校方签署的《七天阅卷平台服务协议》经校方合法授权的行为。该平台还表示,其提供的个性化服务系收费项目,家长可根据个人情况酌情自愿、自主购买,此收费与学校方无关。

      查分类App正不知不觉广泛应用于校园。“智学网”官网提到,目前,已覆盖全国30省10000所学校常态化使用,受益师生超过1500万人。其母公司科大讯飞曾接受机构调研表示,公司前两年通过免费推广的模式收集学生学习的过程化数据,未来可以实现在教育信息领域的个性化推荐,并产生商业化变现。

      另一家可查分的App“七天网络”也在2018年7月完成了B轮共计2亿元的融资。目前,使用“七天网络”系统的学校累积超过2万所,分布在全国260多个地级市,每月均服务考试人次达600多万,服务家长共计1500多万人。

      (《南方都市报》11.8 乔敬)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