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11月17日 星期六

    诊断是假的、病人是演的、病房是空的

    揭穿医保骗局

    《 文摘报 》( 2018年11月17日   01 版)

      加入城乡医保的居民都知道,现在看病住院个人只需要承担自费的部分,剩下的大头儿按不同比例由医保报销,而且是由医院和医保机构结算,个人不用管。这种社会医疗保险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国家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财政资金支持,仅2017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预算就超1.4万亿元。这么大的投入,为的就是让老百姓看得起病、住得起院。但有的地方的个别医保定点医院,却打起了套取医保资金的歪主意。

        一

      早上9点20分,记者在沈阳市于洪区街头看到一些老年人,他们正在等车。车还没有来,已经聚集了七八个人。他们告诉记者,在这儿等车大家是要一起去医院的。他们称,并不是谁都可以在这儿等车,需要领头的人同意才行。

      九点半,两辆面包车准时出现在了这里。十几分钟后,记者跟随这两辆面包车来到了一家叫做沈阳市于洪区济华医院的门口。老人们下车以后全部走进了这家医院。

      济华医院门口挂着医保定点医院的牌子。在随后的一小时里,又有三四辆类似的面包车拉着老人们来到了这家医院门口,约有三四十名老人走进了医院。

      记者随后跟着一位老人走进去。门诊医生没有给这位老人做任何检查,就按照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安排老人住了院。另一位老人说她住院六七次了,什么病都没有。

      记者注意到,在为这些老人办理住院手续时,医生或者老人们会常常提起一个名叫方姨或老方的人。其实,这是一位中间人,负责为医院介绍老人来住院,在老人们来之前,她把老人的医保卡都收到一起交给医院。

      从这天的上午9点30分到10点左右,记者先后观察到有七八位面包车送来的老人,在没有做任何检查的情况下,就被医院确诊得了各种疾病,安排住院。

        二

      住院后,又会发生什么呢?上午十点,记者跟随这些所谓的“新病人”,来到了济华医院三楼的病房区。

      按照医院的安排,这些老人在护士站签到并且领取了免费午餐票。可签完到以后病房区就空空荡荡了,不仅看不见医生护士,连刚刚住院的病人也不见了。

      在病房里,记者注意到床头的一些病历卡。一个是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一个是急性肾盂肾炎,还有一个是腰椎间盘突出。无论是急病症患者,还是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本都应卧床静养治疗,然而一上午过去了,病房里始终空无一人,除了几张病床,既没有任何医疗器械,也没有任何药物。直到中午的免费盒饭送来了,这时记者终于见到了住在这个病房里的五位老人,他们结伴走进病房,手里还拎着大包小裹。原来,早上到医院签到后,这些老人就去逛集市了。

      直到下午四点,医院门口再次热闹了起来。这些手里拎着蔬菜、水果、卫生纸的老人们,集合到了门口,开始等待点名,排队上车。

        三

      这时方姨出现了。记者看到,方姨手里拿着一沓钱,好像正跟一个人核对数字。方姨还给了他一张卡片,看外观应该是社保卡。还了社保卡之后,方姨从包里拿出了一沓钞票递给他。

      老人们陆续上车后,面包车又将他们送回到了上午等车的地方。

      在医院住了一天,除了吃饭、聊天、外出购物,什么检查治疗都没做,但这些老人们在济华医院却产生了医疗费用。几位住院老人给记者展示了自己在医院的消费明细。

      在一张明细里,王先生的医保卡被消费了一千多元,可以看出刷卡的正是济华医院。从几张医保卡消费明细可以看出,他们的医疗费用已经被医院刷走了。

      一位老人向记者讲述了其中的猫腻:“好像是一千七八百块钱,不到两千块钱,就是为了骗医保,国家大额医保。”

      按照医保的相关规定,退休人员在一级医院住院享有97%的报销额度,据知情人介绍:在济华医院,靠中间人招来的这些老人,医院给他们办理了四天虚假的住院手续,出院时,每位老人都会被消费医疗费用上千元,以1000元为例,报销的970元医保部门会直接与医院结算,应由患者自付的30元,由医院垫付。当然,这些被医院拉来的所谓患者也不会白来,医院还需要给他们一笔费用。据知情人透露,他们能拿到300块钱。这些老人最终都会通过中间人方姨拿到好处费,有的是现金,有的是微信转账。

        四

      在沈阳市调查期间,记者发现,这样拉所谓的患者住院挣钱的事情并非仅济华医院一家,在同样是医保定点医院的沈阳友好肾病医院,记者遇到了类似的经历。

      医院附近的一位商贩告诉记者,“住院能挣钱”可以说是公开的秘密,不仅有退休老人,甚至还有年轻人参与。一般来的都是沾亲带故的,没病的大小伙子都去。”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记者来到友好肾病医院三楼的住院部,隔着玻璃,记者看到几个老人正在病房里一起聚精会神地打扑克,而在医院大厅,当天出院的老人却在询问“在哪里可以领钱”。

      跟随去领钱的老人,记者来到了一家距离医院50米的棋牌社。虽然门口悬挂着棋牌社的牌子,但是这里不断有从医院过来的老人和穿白大卦的人员出入。

      在二楼,几位老人正在这里等候。不一会儿,一位白大褂上印有友好医院名字的工作人员出现,他给等候在这里的病人发钱。在棋牌社门口,记者看到一些老人从里面走了出来,他们一边走一边数着手中的百元钞票。

      病人是演的、诊断是假的、病房是空的……看似荒诞可笑的闹剧背后,却是国家医保资金大量流失的严肃现实。

      (CCTV焦点访谈 11.14 肖振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