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阳光与海滩总会令人感觉“快乐”?那是因为在多数人的印象中,气候寒冷的冬天容易让人心情郁闷,而到了热情洋溢的盛夏,人们活力倍增,心情自然就会变得更好。然而不久前却有研究提出了新的结论——夏天或许会让我们的心情变得更“轻快”,可是却会让我们的脑袋变得更“笨重”。
这个说法来自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研究报告,该项目负责人表示,如果我们的体温迅速升高,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该结论得到实验数据的支持,只要大脑内部温度升高1~2℃,脑功能就会受损。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发烧的时候,都会感觉昏昏沉沉,脑袋“很重”。
除了发烧这种来自于我们自身的原因,研究者同时表示,例如“室温过高”这种外部因素,同样会影响我们大脑的工作能力。为了弄清楚室内高温是否会损害人的认知能力,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专家召集了一批健康的哈佛大学生,让他们分别居住在有空调和没有空调的寝室中,随后测试他们的认知情况。结果发现,住在没有空调的寝室里的大学生,比有空调的大学生脑子转得慢。
“人体的体温是指我们体内内部的温度,即‘内脏温度’这个核心温度,正常人的核心温度是36.7℃,当核心温度增加1.2℃时,通向大脑的血流量就会减少。”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神经生理学教授蒋斌说,大脑的正常运作,尤其是涉及复杂的计算和认知,就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同时需要充足的血液和氧气供应。“当供血和供氧不足的时候,势必会导致大脑的功能降低,认知功能就会下降。炎热的夏天,人们思维能力下降,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被‘热晕’了。”
不过,由于运动引起的体温升高则是有益的。蒋斌教授说,运动时由于心跳加速,血流也会跟着加快,这样反而有利于散热。运动锻炼不但不会让我们变得迟钝,还会刺激大脑产生新的神经细胞。
“在每个人大脑的下丘脑前部,都有一个‘中枢温度感受器’,那里分布着‘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能感知大脑内部的温度变化,是我们体温调节的基本神经中枢。”蒋斌解释,比如说夏季时的高温会引起我们血液温度升高,那么“下丘脑”这位负责调解体温的“指挥官”,就会发出指令,使毛细血管扩张以增大散热面积,汗腺分泌汗液,这样便能带走热量;而我们在冬天之所以容易起鸡皮疙瘩,也是因为身体听从了“下丘脑”的指令,让毛细血管收缩从而减少散热面积,同时汗腺分泌减少以维持体温之需。
事实上,每个人对于外界温度变化的适应性都是不同的,对于冷热变化的敏感度也有所不同。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怕冷、有些人怕热。
(《广州日报》11.10 黄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