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11月10日 星期六

    我与钟点工

    《 文摘报 》( 2018年11月10日   03 版)

        老妈90岁前身体硬朗,充满了领导欲望,我家钟点工都是由她张罗安排的。她的领导方式是“贴身紧逼”:钟点工走哪她跟哪。我好言相劝:你请阿姨不就为了解放劳动力吗?盯在人家屁股后面谈何“解放”?虽然苦口婆心,却并不见效。

        90岁那年,老妈被确诊“认知障碍”,显然无法继续“领导”了。我以前对家务事不操心,突然要“买汏烧”,还要料理老妈日常生活,实在有点手忙脚乱。想找帮手,又不知到哪找?

        办法总是有的,第一位张阿姨就是看了我张贴在电梯旁的告示上门的。说实话,看到她不足1米5的个头,我着实吃了一惊,没容我发问,她就自我介绍说是小区的保洁工,可以下班后来我家。她一连说了好几遍“我不是为钱来干活的”,看得出这是位自尊心极强的女人。

        这位张阿姨干活的特点是慢,真正叫慢工出细活。她下午3点下班,隔天来我家做两个小时,冬日的夕阳落得快,到了5点钟天大黑了,可她还在慢吞吞地擦呀洗的。她不急,我急。我对她说时间到了,做不完下次再干。你猜她怎么说?“你不用管我,我加时间是我的事,你不用给我加工资。”话虽这么说,可我过意不去,春节前给她红包,没想到她把这个红包送到老妈手里,一个劲地祝她长命百岁。这个女人我没看错:硬气。

        我希望她一直做下去,可大半年后她回老家照顾骨折的婆婆。我再三问她还回来吗?她的回答是肯定的。焦心地等了3个月,其间,我打过电话,已是空号;问小区的保洁员,开始说会回来,后来又说她那做园林工的丈夫也回家了。家都搬回去了,不能指望她了。

        等待的日子里,厨房的油、房间的灰渐渐地积累起来了,在文友的介绍下,第二位张阿姨走进了我家。我听小张说她家虽然租房住,但总是打扫得干干净净。这句话打动了我,一个能尊重出租屋的人,也一定能把别人的家收拾一新的。果然,小张善于收纳,原来我家沙发、椅子上堆满各种杂物,她“逼迫”我断舍离,一时的不舍换来的是整洁明朗。和小张相处有愉悦感,听她讲做菜诀窍,跟她交流网购的乐趣,我跟她学了不少生活新知。

        这个世界变化快,第三位张阿姨这时出现了。说到这位阿姨得追溯到10年前:老妈享受居家养老政策,街道派她来做服务员。服务员和钟点工工作相同,但服务员有街道做后盾,加金、退休、医保一样不少。10年前,张阿姨身体欠佳,干活无力。在老妈的坚持下,街道同意把福利补贴给我们,由老妈自行另择钟点工。但今年起补贴被取消,又改为由街道派员为老服务。于是,第二位张阿姨走了,10年前的张阿姨又来了。

        张阿姨说她再混4年就退休了,一个“混”字听得我不是滋味。她说,近来腰背疼痛,医生嘱她不可用力,搞不好还需手术治疗,这更使我有了负罪感,怎忍心让个病人搞卫生?

        张阿姨的做人原则是不占人便宜,有时朋友送来农副产品,我愿和她分享,她却谢绝,即便拿了,也一定要还礼。我猜她不想在服务与被服务之间有任何情感纠缠。

        在我看来,为老人服务的钟点工,恰恰是需要投入和付出真情实感的,所以,多些感情,多些交流,何尝不好呢?

        (上观新闻 10.15 章慧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