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中秋。0时1分,美国政府对约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10%的关税措施正式生效。下午13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事实与中方立场》白皮书,旨在“澄清中美经贸关系事实,阐明中国对中美经贸摩擦的政策立场,推动问题合理解决”。那么,这份3.6万字的白皮书究竟说了什么呢?
一
白皮书第一大看点是,这是中国官方首次针对中美贸易摩擦问题作出专门发布。白皮书开篇就给中美贸易战定性。首先,“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位置要摆正;再者,历史要理清,近40年来,中美经贸往来克服重重障碍,形成了“结构高度互补、利益深度交融的互利共赢关系”,也成为中美两国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但是,自2017年以来,尤其是在“美国优先”的原则指导下,美国抛弃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等国际交往基本准则,采取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经济霸权主义,导致中美经贸摩擦短时间内持续升级,使中美经贸关系受到极大损害,也使多边贸易体制和自由贸易原则遭遇严重威胁。谁的责任,一眼即明。
二
白皮书第二大看点在于,用大量事实和数据,回应美方挑起贸易战的理由——“对华贸易,美国吃亏了”“中国在进行强制技术转让”等,最终,美国以“公平贸易”的需求为由,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那么,美国“吃亏”否?白皮书数据显示,美国对华出口增速明显快于其对全球出口。2017年,美国对华出口总额1298.9亿美元,比2001年中国刚加入世贸组织时的191.8亿美元增长了577%,远远高于美国对全球出口的增长率。中国抢走了美国人的饭碗否?白皮书披露了这样一组数据,根据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的报告,2015年美国对华出口直接和间接支持了约180万个美国就业岗位,同时,该年度美国企业在华投资、中国企业在美投资分别支持了约68.8万和10.4万个美国就业岗位。此外,中国制造产品还有助于降低美国的物价水平,为美国家庭节省了更多钱。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贸易双方都将从贸易中获益。“中国强制技术转让”成立否?白皮书数据显示,自2000年以来,中国对科研经费的投入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2017年,中国科研经费达到1.76万亿美元,在世界排名第二;美国关税政策出台前的几次听证会,出席的美方企业一再说过,“我们在华没有遭受过强制技术转移”。再看专利。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的全球专利、商标和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量再创新高。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报告指出,中国使用外国技术的许可费和使用费一直飙升,2017年达到近300亿美元,比过去10年增加了近4倍;其中,支付美国的知识产权使用费同比增长了14%。
三
白皮书的第三大看点在于,详细列出了美国歧视他国产品、滥用“国家安全审查”、提供大量补贴扭曲市场竞争、使用大量非关税壁垒、滥用贸易救济措施等问题。根据联合国贸发组织2018年6月29日的一份报告显示,外国商品要进入美国十分不易。而在涉及被歧视、审查、壁垒等问题上,中国的“中签率”总是高得惊人。更需警惕的是,美方举措对多边贸易机制和世界经济体系的影响。正如白皮书指出的那样,美国始终不忘“将国内问题国际化、经贸问题政治化”的老套路。比如,美国把国内政策和制度缺陷导致的失业归咎国际贸易,将国内矛盾转嫁他方。由于中国是美国贸易逆差的最大来源国,因此成为主要受害者。但事实却与“美国表述”相悖——联合国数据显示,自2001—2017年,中美贸易额增长了4.41倍,而在此过程中,美国的失业率从5.7%下降到4.1%。
除了批驳美方之外,白皮书还表达了明确的中国立场。这种态度是“八个坚定”:
中国坚定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中国坚定推进中美经贸关系健康发展;中国坚定维护并推动改革完善多边贸易体制;中国坚定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中国坚定保护外商在华合法权益;中国坚定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国坚定促进与其他发达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共赢合作;中国坚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意思是,你要打,我奉陪。我们的应战,是为了“推进中美经贸关系健康发展”。这也是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毕竟这一体制是当今全球化市场的体制基础。后面几个“坚定”,更是对世界市场喊话:中国要做好自己的事,即便当前被动应战,也依然会保护在华外商的权益,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深化改革与开放;同时中国还会跟任何希望同中国发展平等合作贸易的国家继续往来。世界的趋势不会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更多的人、更多的国家还是希望通过贸易互利互惠的,这一点我们有信心。如保尔森所说,“中美两国能否合作、如何合作,将最终决定两国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帮助世界克服重重挑战。”
(《人民日报·海外版》 9.24 星垂平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