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姐弟关系想象vs现实”登上微博热搜。二孩时代,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我国古代一直有“兄友弟恭”的家庭伦理准则。但是当下年轻人、特别是80后这一代在独生子女环境下长大的父母没有多子女家庭的成长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悌文化”缺失的问题。随着二孩时代的到来,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如何培养孩子之间友善关系的问题。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进行的调查显示,大多数受访者觉得当今社会和家庭中存在“悌文化”缺失的问题。
在河北某事业单位工作的赵玲(化名)是独生子女,有两个表哥一个表妹。“平时大家都各忙各的,只有逢年过节时才聚在一起。”赵玲觉得,独生子女一代在父母的百般呵护下长大,日常处理得比较多的是和父母、老师同学、同事朋友之间的关系,由此会带来“悌文化”的缺失。
受访者认为,人们之间联系变弱、社会呈现原子化状态,独生子女一代缺乏对手足情的感知,教育导向上更注重分数、轻视了品德,人们过于关注个体需求、忽略了他人感受,是导致“悌文化”缺失的原因。
调查中,受访者几乎都认为二孩时代有必要培养“兄友弟恭”的家庭文化。
种芳芳(化名)是位母婴博主,有两个孩子,一个11岁,一个10个半月大。种芳芳觉得二孩时代培养“兄友弟恭”的家庭氛围非常重要,“家长最头疼的事情之一就是孩子之间不和。我觉得家长为人处事的方式,以及是否培养孩子的好品质,会影响孩子之间能否‘兄友弟恭’”。
受访者觉得,倡导“悌文化”可以改变孩子唯我独尊的状态,培养谦虚礼让的风气,也有助于两孩之间和谐相处。
天津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认为,传统孝悌文化在新的家庭环境背景下需要创新发展。“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要贯彻‘悌文化’,家长要培养大孩的责任感,让大孩多照顾弟弟妹妹,同时不能娇惯幼子,要让他们懂得尊重和礼让。”张宝义认为在多子女家庭中,父母应公平对待多个孩子,“父母对待独生子女时往往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这一点在多子女时代需要有所控制,不能一个孩子的什么要求都得到满足,而另一个得不到。”
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副教授任宝菊认为,在多子女家庭中,子女的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打闹、争吵,但最终会随着孩子的成长,在伦理上形成自然生态平衡。这个过程中家庭教育的引导十分重要。“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齐家’思想,注重爱护家庭、孝顺父母、尊重伴侣、关爱子女、兄弟姐妹手足相亲,可以为二孩或多子女家庭提供指导”。
(中青在线 9.27 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