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09月13日 星期四

    学校生源构成应该更多元

    《 文摘报 》( 2018年09月13日   06 版)

        最近听一位邻居说她选择北京某所学校,一个重要理由是,那个学校的学生家长据说都不错。

        所谓“学生家长不错”,是指他们大多来自普通家庭,通过教育获得了稳定的职业,大多成为了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中层骨干。因其自身的经验,他们大多对孩子的教育比较重视,由此也就塑造了一个学校的氛围。

        邻居考虑问题的确有其独到之处。一个学校的文化,不仅仅是由教育部门塑造的,也是由学生塑造的,而学生又深受家庭的影响,来自社会地位相近的家庭的学生聚集在一个小学,的确会对学校的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有的地方用安装隔离门的方式将重点小学与农民工子弟为主的学校分割开来,维护原有学生家庭的相似社会身份。这两种方式尽管不同,但是潜在地都认为,在家长社会地位相似的学校就读,对子女的成长会更有利。这种看法是正确的吗?

        来自相似家庭背景的学生可能更容易互动,从而形成相似的校园文化,这种现象不仅在中等收入群体中存在,在其他社会阶层中也都存在。但是,如果我们将孩子局限在家庭社会地位相近的圈子中,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他们的眼界,不利于他们的成长。社会是由不同的人群构成的,如果孩子们只了解家庭社会地位相近的人群,他们对社会的理解就会比较片面和狭隘。当他们成长以后,也很难全面理解社会。

        在一个正常、均衡的社会,教育应避免成为社会地位再生产的工具,不管是精英再生产(社会地位较高家庭的孩子,因为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更容易继续保持较高的社会地位),还是贫困再生产(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因为不适当的教育而重新陷入贫苦),都不是教育应该达到的目的。促进社会交往和社会流动是教育应该发挥的作用,教育应该成为社会正向流动的途径,通过教育使社会更加平等。

        学校应该有更多元化的学生构成,以推动来自不同家庭背景学生之间的交流。

        (《北京青年报》9.9 王晓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