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家训中有一个著名的“五到”理论,又被称为“五勤”。这是曾国藩在谈到培养人才时提出来的。
他说培养人才,“必取遇事体察,身到、心到、手到、口到、眼到者。”又说为官者当有五勤,“身勤:险远之路,身往验之;艰苦之境,身亲尝之。眼勤:遇一人,必详细查看;接一文,必反复审阅。手勤:易弃之物,随手收拾;易忘之事,随笔记载。口勤:待同僚,则互相规劝;待下属,则再三训导。心勤:精诚所至,金石亦开;苦思所积,鬼神亦通。”
最能体现曾国藩“五到”“五勤”实践的就是他开辟洋务运动的整个过程。若从他开辟洋务运动的实践来看,我们就要打破它原来身、心、手、口、眼的顺序,进行一个以洋务运动改革时间逻辑为顺序的编排。
首先是眼到与眼勤。
在这一点上,与曾国藩最有可比性的就是他的前辈林则徐。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曾经对林则徐有一个著名的论断,称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在闭关锁国的落后时代,“睁眼看世界”也成为林则徐这位民族英雄为后人称道的重要原因之一。
林则徐在到广州主持禁烟运动之前,举朝上下,包括林则徐在内,对西方世界都是茫然无知的。林则徐原也和大多数国人一样,以为西方人的膝盖是不能弯曲的,以为西方人之所以喜欢中国的茶叶,是因为他们平常吃的全部是牛羊肉磨成的粉,不喝茶就会便秘而死。再加上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与生俱来的华夏乃天朝大国的唯我独尊的思想,要想让一个儒家知识分子睁开眼来看世界,这在当时是难比登天的事。直到洋务运动中后期,还有很多知识分子墨守成规,夜郎自大,死抱住“我为天朝、尔乃蛮夷”的心态不放。由此看来,在当时即使只是“睁开眼”也已经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了。
林则徐确实是一个有勇气的人,他的勇气就在于他敢于跨越儒家知识分子固有的自信与自大,承认不足与差距。这个勇气的来源,正是因为他也有曾国藩所说的“眼到”与“眼勤”的功夫。
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赴广州主持禁烟,他逐渐意识到那些洋商的身后有一个自己并不了解的世界,或者说有一个被自己、被国人误解了的世界。所以他虽然不懂外语,却立刻想尽办法招募虽然出身低下但却懂外语的人来帮自己翻译西方的报刊,这在当时的时代环境里被认为是大逆不道的,也向来是被士大夫阶层所不齿的。
可是,没有“眼到”与“眼勤”的实践功夫,又怎能真正做到“睁开眼”呢?所以林则徐不顾顽固派的非议,组织大量人手搜集、翻译与西方有关的情报。他先是派人把外国人在澳门出版的《澳门月报》译成中文并编辑成册,然后还派人把英国人出版的《世界地理大全》也翻译了过来,并改名叫《四洲志》,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介绍世界地理与人文社会状况的重要译著。
后来,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林则徐在流放途中遇到了好友魏源,他知道魏源博学多识,就把这本《四洲志》送给了魏源,魏源就是在这本《四洲志》的基础上才编出了著名的《海国图志》,并在其中提出了著名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如果说林则徐是近代史上“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那么曾国藩就是近代史政坛上“睁眼看世界的第二人”。
“眼勤”是曾国藩的一种行为习惯。哪怕只是看一个人,也不急于下判断,而是仔细详尽地观察;哪怕只是读一篇文章,也不急于树自己的观点,而是反复阅读,细审详辨。
曾国藩特别强调观察、了解与认知,也就是他所说的“眼到”与“眼勤”。比如他被人津津乐道为晚清相面大师,说他每次鉴别人才,都一声不语,瞪着个三角眼死盯着别人看半天,甚至没人不被他看得毛骨悚然,而且更为神奇的是他因此对人优劣长短的评价后来总被事实所验证,这一来就彻底造就了曾国藩晚清相面大师的称号。
其实,哪有什么相面大师?其本质不过就是曾国藩所说的“遇一人,必详细察看”,其本质不过就是“眼到”与“眼勤”,其本质不过就是仔细观察、深入了解的行为习惯。
曾国藩看人如此,看书如此,看事物如此,看世界更是如此。
(选摘十七)
(《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郦波著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11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