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09月08日 星期六

    黎家狮

    《 文摘报 》( 2018年09月08日   06 版)

        中国舞狮,南北二派。北狮以真狮为模,风格写实,威猛庄严;南狮则以拟人化脸谱为特征,头上扎有一只角,会眨眼张嘴,动作生猛,鼓乐激昂,令人警醒,故又称为醒狮。

        徐克导演的电影《黄飞鸿之狮王争霸》中,李连杰饰演的黄飞鸿,舞动着一头醒目的狮子,左挪右腾,生动犀利,夺得“中国狮王”之称。而他所舞的这头狮子,其实就是来自广东佛山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黎家狮”。

        黎家狮起源于清道光年间,创始至今已有180多年历史,也是佛山唯一的五代扎狮、从未间断的家族。鼎盛时期在民国年间,佛山曾有“狮头一条街”,黎家第四代黎华三兄弟,在“狮头一条街”上一连开了三间扎狮店铺。当时,连一代武学宗师黄飞鸿都是“黎家狮”的粉丝。

        “黄飞鸿在那个年代代表着中国人自信、自强的精神,到了今天,无论国内海外,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舞狮,有舞狮的地方,就有自强不息的精神!”黎家狮第五代传人、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黎伟,今年已经73岁,他表示,由清朝道光年间始创至今的黎家狮,扎作手艺从未间断,代表的不仅是岭南的传统手艺,更有岭南人的精气神。

        “有的人仗义,像关公,有的人勇猛,像张飞,有的人正义,像刘备。南狮也如是。”同为黎家狮第五代传人,黎伟之妹黎婉珍表示,南狮作为一种岭南著名民俗文化,相传起源于明朝为了吓跑年兽,但狮面造型是以三国人物作为题材,三国英雄中的忠、义、仁,在黎家狮的细节中也能看到。“传统南狮狮头,其实是以三国的人物作为题材,运用戏剧里面的面谱做底色,再配上传统的花纹如唐草纹、虎斑纹、额头云等来塑造刘关张的英雄形象。正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彩狮是刘备狮,红黑狮是关公狮,黑白狮是张飞狮。”

        广东省岭南民间工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陆穗岗表示,很多流传至今的民俗,背后其实蕴藏大量的文化密码:商铺开业要红红火火,生意兴隆,所以用红狮;开公司用黄狮,寓意财源广进,财源滚滚来;黑狮威武英勇,自古以来都是武打的狮头。

        狮头扎作一共分四大工序:扎作、扑纸、写色、装配。其中最难的是扎作的工序,因为除了底框的尺寸和几条主竹的尺寸是有记载具体的数据之外,其他部分的竹子粗细厚薄等,都要靠手艺人的经验和对狮头的审美去判断,所以每个狮头都是做狮人独一无二的作品。“狮头定型要威武,扎的时候就要左右对称,要牢固。一个狮头有1300个连接点,每一个点都是功力的考验。”黎伟一边示范狮头扎作,一边讲解扎作难点。

        同为黎家狮的第五代传人,黎婉珍始终坚持着狮头扎作的传统技艺。她的作品——轻装金狮和红黑关公面狮头,被多个国家华侨团体收藏。“额头高且饱满,口大带笑,明牙震舌,是黎家狮特点,”黎婉珍说,“狮头有灵气,可以吓走年兽,所以我们做的时候要有心,将狮头的精气神都做出来。”

        一个黎家狮,其中暗藏的不仅是自古流传的匠心手艺,也有岭南人所推崇的价值观。岭南人敢于创新灵活应变的气质,通过一个狮头形制的变化,也默默体现。

        (《羊城晚报》8.24 林清清 林芷涵)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