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09月01日 星期六

    从《芦荡火种》到《沙家浜》

    《 文摘报 》( 2018年09月01日   05 版)
    《沙家浜》第四场“智斗”剧照

        在上海第三届沪剧艺术节上,我们又听到了《芦荡火种》脍炙人口的熟悉唱段:“芦苇疗养院,一片好风光”,它不仅将我们带回到了当年血与火的战斗岁月,同时也使我想起了关于创作《芦荡火种》的那些故事。

     

        《芦荡火种》一炮打响

     

        1958年,上海市人民沪剧团的编剧文牧受电影《铁道游击队》的影响,很想编写一部反映新四军抗日斗争的现代戏,因为他自己在江南亲身经历过抗战时期的烽火,也听到过不少这方面的故事。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部队文工团出身的沪剧团党支书、副团长陈荣兰。

     

        这一年的9月,陈团长拿了一大摞材料来找文牧,说:“这是从南京军区拿来的一批解放军建军30周年征文的材料,你看看有没有适合的题材。”文牧仔细阅读了这批材料,其中有一篇由崔左夫撰写的《血染着的姓名——三十六个伤病员的斗争纪实》的文章,引起了他的兴趣,这篇作品叙述1939年秋,新四军的一个支队“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的36名伤病员,在团政治部主任刘飞带领下,来到常熟阳澄湖西的芦苇荡养伤。他们在地下党和群众的掩护下,与敌伪进行了巧妙的斗争。文牧觉得这个题材很好,故事生动感人,富于传奇色彩,适合于改编成沪剧剧本。

     

        1959年10月文牧执笔写成剧本初版《碧水红旗》,后改名《芦荡火种》。该剧1960年1月投入排练,1960年1月27日在上海正式首演。此剧一炮打响,获得成功,深得上海观众的喜爱。

     

        京剧版《芦荡火种》

     

        时任上海市委第一书记陈丕显、市委宣传部部长杨永直等领导审看了《芦荡火种》后,给予了充分肯定和支持。

     

        1963年5月3日,在南方养病的江青在杭州胜利剧场观看了上海市人民沪剧团演出的《芦荡火种》,派人要去了剧本,后来通过文化部推荐给北京京剧团改编成京剧。北京京剧团接到任务后,决定由汪曾祺、杨毓珉、萧甲、薛恩厚改编剧本。此剧由萧甲、迟金声导演,李慕良等设计唱腔,赵燕侠饰演阿庆嫂,高宝贤饰郭建光、周和桐饰胡传魁等。改编本初名《地下联络员》。

     

        首场彩排时,时任北京市市长彭真和罗瑞卿、江青等观看了演出。因仓促上马,演出效果并不理想。市委特别安排剧组到颐和园住一段时间,集中精力修改剧本。后来剧中出现的“朝霞映在阳澄湖上,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和“一日三餐有鱼虾……心也宽,体也胖”等著名唱段都是那时候写出来的。

     

        改编者对初稿作了认真的修改加工,把正在长影厂拍电影的著名老生谭元寿、马长礼调回北京,加盟剧组,分饰郭建光和刁德一。导演和赵燕侠、马长礼等主演悉心揣摩剧本,反复琢磨角色,哪怕化装造型、小道具运用等细节都作了精心的设计。“智斗”一场无论唱、演都非常精彩,当阿庆嫂唱到“人一走,茶就凉”和“有什么周详不周详”的间歇中,把刁德一杯中的残茶随手一泼,使刁德一狼狈不堪。还有“审沙”一场,胡传魁、刁德一当着阿庆嫂的面审问沙奶奶,“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胡传魁命令枪毙沙奶奶,逼着阿庆嫂表态。阿庆嫂忽地站起来开口:“司令!”刁德一认为有戏了,可阿庆嫂却若无其事地说:“……我该走啦。”胡、刁的阴谋宣告失败。

     

        1964年4月中旬,在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大会即将举行之前,江青飞回北京,随即在北京工人俱乐部观看了正在公演的《芦荡火种》。她看了演出却大发雷霆,厉声对剧团领导说:“你们好大的胆子!没经过我就公演了!在飞机上我从报纸上看见你们的广告,还有给你们吹捧的社论。不行!这出戏是我管的,我说什么时候行了才能对外演出。懂吗?”弄得剧组人员莫名惊诧,目瞪口呆。

     

        接下来,江青又来“关心”《芦荡火种》了。她提出了一通修改方案,限时要演员把戏词、唱腔背出来,但是排出来一看,江青发现还不如原来的好,于是挥挥手说:“咳!这么改不行,算了,你们还是恢复原来的戏吧。”

     

        剧名改为 《沙家浜》

     

        1964年6月5日,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大会在北京开幕,京剧《芦荡火种》参加了演出,得到了广泛好评。

     

        观摩大会期间的7月23日,毛泽东和彭真、谭震林、康生等领导人观看了京剧《芦荡火种》,毛泽东亲自上台接见演员,称赞“阿庆嫂演得好,郭建光演得好,刁德一演得好”。几天后,江青到剧团又传达了毛泽东的意见:“要突出武装斗争,强调武装斗争消灭武装的反革命,戏的结尾要打进去。要加强军民关系的戏,加强正面人物的音乐形象。”毛泽东还提议:“剧名改为《沙家浜》好。”他解释:“芦荡里都是水,革命火种怎么能燎原呢?再说那时抗日的革命形势已经不是火种,而是火焰了么。”

     

        为此,汪曾祺、杨毓珉等创作人员加强了本来是配角的郭建光的戏,为他设计了成套的唱腔。充实了“坚持”一场,又把原本中阿庆嫂带人化装成送亲队伍、混进敌巢、一举歼灭胡传魁等顽敌的结尾忍痛割爱,改成郭建光等养好伤杀出芦荡、连夜奔袭、攻进胡府的“奔袭”“突破”“聚歼”三场戏。这样,阿庆嫂的戏削弱了,郭建光成了主要英雄人物。

     

        京剧《沙家浜》于1971年8月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成彩色影片,由谭元寿、洪雪飞、万一英、马长礼、周和桐等主演,后即在全国放映,其影响就更大了。

     

        原来故事发生地不叫沙家浜,也没有红石村、春来茶馆。这里最初叫横泾,有个前荡村,在崔左夫的报告文学里也只有董家浜和东来茶馆。这个戏闻名于世之后,上世纪80年代初横泾公社改名芦荡乡,1992年 3月又正式改名沙家浜镇。

     

        (《解放日报》8.23 沈鸿鑫)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