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09月01日 星期六

    孙逸仙的“赠诊”

    《 文摘报 》( 2018年09月01日   05 版)

        1892年7月23日,当时的香港总督罗边臣亲自给在香港雅丽士医学校读了五年书、以各科考试第一名优异成绩毕业的孙中山颁发毕业证书。此后,孙中山“遂在澳门创设中西药局,悬壶济世,诊治贫困,概不取值,人咸德之”。“……中外人士多就总理(即孙中山)诊治,莫不著手成春,称为国手。对于解剖术,尤为精妙。”

        众所周知,当时澳门是葡萄牙殖民地,孙中山的中西药局“因营业日盛,大招葡国医生所忌。澳门例,非在葡政府取得行医执照,不得在当地操业”。孙中山无奈只得离开澳门,于第二年在广州冼基开设东西药局,“以存心济世,赠药施医,所业较澳门尤为繁荣”。(见冯自由著《革命逸史》)这真应验了一句老话:是金子总会闪光!

        孙中山东西药局门庭若市,首先固然取决于其良好的医德和高超的医术,然而这一切要广为人知,少不得也需仰赖广告宣传,这一点孙中山自然也未能免俗。他曾在广州《中西日报》刊登了一则二百来字的“冼基东西药局谨启”的行医广告,其中说:“本局敦请大医生孙君逸仙来省济世……每日十点钟至十二点钟在局赠诊,不受分文,以惠贫乏。……先生素以济人利物为心,若有意外与夫难产服毒等症,报明危急,无论贫富,俱可立时邀致,设法施救,幸毋观望,以免贻误,此布。”短短一则行医广告,让人们从中领略到了医生孙中山的救死扶伤精神与人道主义,以及对人生命的尊重。

        我由此也恍然明白昔日中西药局在澳门为什么会“营业日盛”,以致“大招葡国医生所忌”的原因所在。孙中山行医,将生命至上奉为至尊,在他眼里,生命没有尊卑贵贱,作为医生,他对所有等待救治的生命一视同仁。然而,生命没有尊卑贵贱,人则有贫富之差,正是有鉴于此,孙中山才特设一项服务:“赠诊(免费治疗),不受分文,以惠贫乏”。尤其是对那些突发性危急病人,他郑重布告:“无论贫富,俱可立时邀致”。

        孙中山这则行医广告,不标榜自我医术如何高超,而是字字昭示他作为一名医生的职业操守,且言行必果。孙中山后来由杏林转入政坛,个中缘由其兄长孙眉曾一语道出:“行医只能救少数人,革命则能救多数人,吾弟奔走革命多年,应始终一贯,岂肯轻易变更……”

        孙眉所指孙中山一以贯之,不轻易变更的,就是他在献身革命前的行医生涯中,即已奉为圭臬的“言行必果”这一行为准则。而这样的准则,其内涵已远远超出了一则商业广告所能承载的分量,这就使我一下子想起了被西方尊为“医学之父”、也是欧洲医学奠基人的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尤其是以他名字命名的著名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希氏在誓言中写道:

        我愿尽余之能力与判断力所及,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并检束一切堕落和害人行为,我不得将危害药品给与他人……我愿以此纯洁与神圣之精神,终身执行我职务。……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并检点吾身,不作各种害人及恶劣行为……

        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基本精神,从此被视为医生行为规范,直至今日,许多国家的医生在就业时,还必须按此誓言宣誓。不知道当年孙中山先生行医时是否有过这一仪式,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以自己言行必果的事实,践行了“希波克拉底誓言”的精神。

        (《羊城晚报》8.22 陆其国)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