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科研领域存在一些带有江湖气的“圈子”,虽不是普遍现象,但也足以引起警惕。“占山为王,培植势力,为争夺资源,各山头之间时不时还得火拼。”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高抒这样描述科研“圈子”。
高抒表示,科学界本来有“学派”“学术圈”,即一个理论框架下聚集一群人,大家共同支持的是某个理论而不是某个人。不同学派会有对立,但学派间的竞争和交流是健康的,争鸣有利于厘清事实。
同样是聚集一群人,宗派意义上的“圈子”以个人关系好坏来决定立场。这种“圈子”讲究人多力量大,越多“能人”加盟,越容易拿大项目、大奖。“科学被庸俗化,哪里有经费有奖励就去哪,能搞出真正的成果当然好,搞不出也没人在意。”在高抒看来,“圈子”无视学理,与科学精神背道而驰。
“圈子”间也有“火拼”,但往往对人不对事。比如某“圈子”里有人出现疑似学术不端行为,“圈内人”会极力庇护自己人,别的“圈子”则会抓住机会打压对手。
科研“圈子主义”的存在和形成,说到底是我国的科研监督、管理和激励机制存在漏洞和问题。“是选择混‘圈子’追逐名利,还是选择探索不确定性极大的新理论新技术,承担不被评价制度认可的风险?答案不言自明。”高抒认为,管理机制“跑偏”,让科研人员抱团组“圈子”。一旦成为“圈里人”,就不愁“吃喝”。圈外人也挖空心思要进“圈子”。
治病纠根,破除科研“圈子主义”,完善科研管理机制是基础。比如强化科研反腐。科研“圈子主义”的利益往往建立在腐败利益之上,只有强化科研反腐,才能从根上消除这种利益存在的土壤。再比如建立科研“圈子主义”举报奖励机制。由于这一行业运行具有相对的封闭性、专业性和私密性等特点,只有建立强大的举报奖励机制,才能从内部撕开口子,这一问题的治理才会更加有力有效。
(《科技日报》《北京晨报》6.21、22 杨雪 余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