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的结构相当复杂。相对坚硬的表皮负责保护果实。表皮下方有一层白色海绵状物质,内含许多微小的液囊,用来储存香精油。这层海绵状物质能够吸收冲击力,但挤压力如果突破临界点,海绵层就会向外推挤,在表皮上撕开微小的裂口,喷出香精油。喷出的液体不多,但速度极快,平均时速高达35公里,加速度达到5000G,相当于火箭发射加速度的1000倍。
美国佛罗里达中部大学的专家弄清了橘子受到挤压后喷出少许香精油的原理。他们认为,通过模仿橘子皮的天然结构,制药企业或许可以开发出更廉价、更简单的气雾剂。研究人员认为:“比如对哮喘患者来说,只需一丁点应急药物就可以实现雾化,而不需要像现在这样使用昂贵的可多次使用的雾化器。新的雾化方法可能更廉价,生物降解效果也更好。”
不过在把“橘子皮原理”应用在药品雾化领域之前,科学家首先需要搞清液珠大小和药物比例。必须准确理解喷射现象的工作原理,调整其稳定性,以便适用于药物治疗。
一旦研究成功,未来的可能性将多到难以想象。研究人员说:“你可以想象桥梁将具备自我诊断能力。桥梁外层可以加一层橘子外皮那样的结构,如果材料老化,你会提前得到预警,比如桥面颜色发生变化”。
(《参考消息》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