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海外人才引进使用方式
李平、陈晓彤在2018年第6期《山东社会科学》上说,建立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是我国引进使用海外人才方式的创新,是以离岸方式吸引海外人才来华创新创业。这种新的方式可以为海外创新创业者提供更为宽松的活动环境,使得创新创业涉及的要素更加快速流动。针对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出现的问题,建议:为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划定特定的区域空间;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应按国际通行规则运作;健全完善法律保障制度;坚持市场化运作原则。
不能以其他的发展型国家预判中国
杨虎涛在2018年第2期《南国学术》上说,在对中国发展模式的讨论中,发展型国家成为一个普遍的视域。然而,发展型国家本身并不是一个含义精准的概念,其应用和拓展必须考虑到历史特定性和连续性。在从发展型国家视角进行中国模式比较研究中,不能拘泥于经济政策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如政府干预、外向战略,产业扶持等。因为,即使是同样的发展目的,由于发展主体的能力结构及其面临的内外部约束条件的不同,在策略选择和表现形式上也必然存在着巨大差别。就发展主体而言,中国的国家能力与东亚发展型国家相比较,不仅在渗透、汲取能力上,而且在最为关键的建制性协商能力上,都具有更为独特的方式。不能仅以其他发展型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发展作为对中国模式发展趋势的预判依据。
汉代孝子多孝母
翟麦玲在2018年第2期《南都学坛》上说,汉代的儒家思想在不断地强化父权观念。但是,概览汉代文献,汉代的孝道实践却是孝母现象远远多于孝父现象。汉代的孝行有两个性别特点:一是孝子人数远远多于孝女和孝妇;二是孝子多孝母。究其原因,一是与男女的家庭角色不同有关;二是儒家的孝道观强调的是对父亲的礼尊,而母亲在生活中对孩子的辛勤抚养与慈爱,则使孩子更多地私尊母亲。这样就使得孩子对父亲的孝多体现在丧葬的礼制中,而对母亲的孝则更多地体现在日常的侍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