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沈从文,得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的人生经历着眼,才能深刻理解他内心世界发生的变化。
1930年在武汉大学任助教
一九三〇年四月末,杨振声赴国立青岛大学出任校长,之前拖延的筹备工作就此走上正轨。六月,杨振声到上海延揽教师,向沈从文发出了邀请,并于八月寄来了路费。沈从文从中国公学辞职后,一个去处,即是青岛,但学校能否按期开学,还是个问题,他给朋友写信打听:“若青岛十月无法开课,我或来北平住,不知有可以生活事业不?”
胡适、徐志摩推荐沈从文去武汉大学,从陈西滢六月给胡适的信来看,这事颇为不易:“从文事我早已提过几次,他们总以为他是一个创作家,看的书太少,恐怕教书教不好。……我极希望我们能聘从文,因为我们这里的中国文学系的人,差不多个个都是考据家,个个都连语体文都不看的”。最终,陈西滢的努力还是促成了武大聘请沈从文,给的职称只是助教,由这一点来看,这个聘请当然有些勉强。
沈从文从上海动身,九月十六日到达武昌。
同时来任教的还有孙大雨,来之前即与沈从文在上海相识,来后两人常常一起上小饭馆。孙大雨比沈从文小三岁,但留美归来,待遇自是不同。沈从文给王际真的信里说:“大雨是大教授,我低两级,是助教。因这卑微名分,到这官办学校,一切不合式也是自然的事。……别人要我教书,也只是我的熟人的面子,同学生的要求。学生即或欢迎我,学校大人物是把新的什么都看不起的。我到什么地方总有受恩的样子,所以很容易生气,多疑,见任何人我都想骂他咬他。我自己也只想打自己,痛殴自己。”“大雨在此做他的诗,还快乐,因为他会快乐。我是不会快乐,所以永远是阴暗的、灰色的。”
沈从文教课的压力倒是不大,隔一天上一次课,空余的时间很多。
十二月底,学期一结束,沈从文就离开待了三个半月的武汉大学,回到上海过寒假,与孙大雨暂住北京路清华同学会宿舍。
1931年青岛大学讲师
一九三一年八月,沈从文应聘任青岛大学中文系讲师,九月七日开学,开设中国小说史和高级作文课程。九妹岳萌相随到青岛读书。
一年前国立青岛大学正式成立,校长杨振声聘请闻一多为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当时闻一多刚辞去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不久。文学院设中文系、外文系、教育学系,梁实秋为外文系主任,兼学校图书馆馆长。文学院教授中还有专攻戏剧的赵太侔,一年后任教务长。沈从文来的这个学年,文学院同时新聘的讲师有赵少侯、游国恩、杨筠如、梁启勋、费鉴照。
与在中国公学、武汉大学时明显不同,沈从文的状态要放松、从容得多。同事间宽和、亲切,常在一起聚饮,沈从文来之前,戏称的“酒中八仙”——杨、闻、梁、赵之外,还有陈季超、刘康甫、邓仲存,再加上一位女作家方令孺——就已经豪言“酒压胶济一带,拳打南北二京”。沈从文既不喝酒,也不划拳,但这样的人事氛围至少不让他感到压抑;况且,有几位“新文学”的朋友——一九三二年春,闻一多又请来二十一岁的诗人陈梦家担任助教——在大学里同处,也不必再为自己是个写小说的而感到低人一头。
十一月二十一日下午,文学院几个朋友正在杨振声家喝茶谈天,忽然接到北平急电:徐志摩在济南遇难。沈从文连忙搭夜行火车,第二天一早赶到济南齐鲁大学见朱经农校长,接着匆匆赶到津浦车站,与大家一同往城里偏街停柩的一个小庙,瞻看遗容。徐志摩十九日乘邮政航班从南京飞往北平,到济南附近遇大雾,飞机触撞开山焚毁。当夜十点沈从文坐上回青岛的火车。
徐志摩不满三十五岁而意外死亡,对沈从文来说,是一件需要用生命去慢慢消化的事,“觉得相熟不过五六年的志摩先生,对我工作的鼓励和赞赏所产生的深刻作用,再无一个别的师友能够代替。”一九三四年,沈从文写了《三年前的十一月二十二日》,叙述赶赴济南料理后事的经过。
1938年至1946年西南联大副教授
一九三八年六月六日,时任西南联大常务委员的杨振声向朱自清提议聘请沈从文为联大师范学院教师,朱自清时任联大文学院中文系主任兼师范学院国文系主任。二十七日,联大常务委员会第111次会议通过决议,“聘沈从文先生为本校师范学院国文系副教授,月薪贰百捌拾元,自下学年起聘。”
七月,巴金第二次到昆明探望在西南联大读书的萧珊,上一次是去年七月,两次都住了将近三个月,过了整个暑假。巴金和萧珊乘火车去呈贡看望沈从文一家,沈龙朱还记得,父亲和巴老伯带他出去玩,正躺在草地上看天空,敌机就从面前飞向昆明,继而听到轰炸声;没过多久,飞机折返,在他们头顶不远的地方,忽然有一架扔下炸弹。“父亲赶紧叫我们翻起来,‘趴下趴下’,他用自己的身体捂在我们身上,趴下。瞬间,轰隆一声,我们没看见,但是炸弹爆炸了。”近处一个插秧的农妇被炸死了。
(《文汇报》5.25 张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