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往往喜欢用工程的思路去解决环境问题,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就在什么地方解决问题。这种解决问题的思路见效快,但是也会出现“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最后导致事倍功半,很难解决长远问题,甚至在解决旧问题的过程中制造出新的问题。
比如,以前农民养猪基本上不存在污染问题,因为每家养猪的数量有限。上世纪70年代,鼓励农民养猪的口号是“猪多肥多,肥多粮多”,猪粪是上等的农家肥,不仅不是污染,而且是很宝贵的资源。在“养牛为种田、养猪为过年、养鸡为换油盐针线”的时代,牲畜数量十分有限,比如1980年全国生猪的出栏量不到2亿头(现在已经将近7亿头),不会造成污染。
现在农户养猪多了,臭气熏天、蚊蝇滋生、粪污污染就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为了环境治理,一些村庄开始禁止村民在村庄内养猪。禁止在村庄内养猪改善了村庄的环境,但是搬迁到村庄之外又产生了新的问题,规模化养殖使养殖的污染更加集中,污染的面积更大。
一些地方的生猪养殖之所以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因为割断了养殖业与种植业之间的关系。过去养殖和种植是综合的,相互依存,养殖业为种植业提供肥料,养猪不仅是为了吃肉,同时也是为了肥田。而在专业化和规模化的发展模式下,种植业和养殖业成为两个部门,在养殖业内部来解决污染问题,就会遇到很大困难。比如生猪养殖的粪肥做无害化处理,变成有机肥料,但是如果不考虑到当地的种植面积和种植结构,这些生产出来的有机肥料也不会被利用,仍然成为污染物。
解决生猪养殖污染的问题,不能靠工程的思维,不能只注重解决眼前的问题,而要有全局观。把生猪养殖放到农业系统和生态系统中考虑,用系统性的思维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再次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山水林田湖草构成生态系统,不可能把其中某一项单独拿出来解决环境问题,乡村环境保护需要系统的思维、系统的管理和系统的保护。
(《北京青年报》5.28 王晓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