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体滑坡是指山体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包括岩土本身重力及地下水的动静压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带)产生剪切位移而整体地向斜坡下方移动的作用和现象,是常见地质灾害之一。
一般来讲,坡度大于10度、小于45度,“下陡中缓上陡、上部成环状”的坡形,是容易产生滑坡的地形;斜坡上如果是厚层的松散土体,或者组成山体的岩石破碎,也是容易发生滑坡的地方。在河、湖(水库)岸边,道路的边坡等部位,也容易发生滑坡。滑坡的发生与水的关系更加密切,暴雨和较长时间的持续降雨是发生滑坡的重要原因之一。
遭遇山体滑坡时,要沉着冷静,不要慌乱。要朝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切忌不要在逃离时朝着滑坡方向跑,更不要不知所措,随滑坡滚动。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离原居住处越近越好,交通、水、电越方便越好。
跑不出去时应躲在坚实的障碍物下。山体滑坡来势汹汹,如果你无法继续逃离,应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坎、地沟里,并注意保护好头部,可利用身边的衣物蒙住头部。
滑坡停止后,不应立刻回家检查情况。因为滑坡会连续发生,贸然回家,可能会遭到第二次滑坡的侵害。只有当滑坡已经过去,并且自己房屋远离滑坡地点,确认完好安全后,方可进入。
若自身或其他人有受伤情况,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在安全地带等待救援,并将灾害发生的情况报告相关政府部门或单位。
(《大众卫生报》5.10 刘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