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护士”尚未发生严重事故,各方都是得利者,一旦发生医疗事故,倒霉的还是患者
“省去了路上和就诊排队的时间,花了不到200元,特别值得。”日前,家住福州城郊的老李,通过一款APP,约了两名护士上门为其护理。
原来,老李患有直肠癌,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去医院更换造口袋,费时费力排队,还要麻烦家人跟着遭罪。而这次,通过这款APP预约了两名护士上门为老李在家完成了造口护理,购买一次服务,老李向两名护士共支付了199元的酬劳,其中服务费100元,上门交通费99元。
“共享护士”兴起
“与一般软件没多大区别,下载注册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需要的服务,很便捷。”为老李服务的两名护士是老李的儿子在互联网移动护理平台上请来的。
该平台所提供的护理服务有8大类。进入平台首页后,可选择所需服务,诸如母婴、术后、口腔等,点击进去后可再选择具体服务类别。每一个项目,都有具体的服务说明。选择预约时间及预约套餐,然后详细填写服务需求,上传被服务对象的就医证明,点击就可完成预约。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目前以“共享”为名的医护上门服务正在兴起。早在2016年,一款名为“金牌护士”的APP就正式上线,其中护士上门是其主打产品,这一大类下提供的服务包括上门打针输液、静脉采血、外科伤口换药、灌肠、吸痰导尿、鼻饲护理及指导等10多项。“金牌护士”最初的运作跟滴滴打车有些类似:这边患者根据需求下订单,那边护士抢订单。后来为了保证服务的专业到位,改变为系统派单模式。
目前,以“共享医护”“护士上门”为定位的医疗应用软件有近20个。它们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专门以医疗服务为主的上门软件;另一种是服务种类更多但包括上门医护的直约平台软件。两者都以护士线上接单、线下服务模式为主。
此类APP的使用流程主要分为以下几步:首先用户通过手机验证码登陆APP,之后在个人中心完善个人信息,只需要自行填写简单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这四个信息。完成身份认证后,用户便可直接开始预约上门服务,预约程序需要填写服务对象相关信息,信息必须包括用户就医证明,必须上传的是患者处方、药品,缺少以上两者的用户无法进行预约,而护理工具可由平台方护士提供,但需要另外缴纳费用。之后,平台便会对预约用户进行审核,不符合接单要求以及风险较高的平台会选择拒接。
打破传统壁垒
“花不多的钱,享受到在医院享受不到的服务。”大多数人对“共享护士”表示欢迎。
“虽然有社区医院,但老人家年纪大了,行动不便,如果有医护人员上门,我们在外工作就放心多了。”市民罗先生是独生子,做销售的他一年到头都在外面跑,在他看来,“共享护士”可以减轻家庭养老压力。更重要的是,护士们是经过培训的技能人才,与普通的保姆、护工相比,她们的服务更加专业、周到。
而“共享护士”模式对于护士来说,在发挥自己专业能力的同时还可以获得收入,很多护士都愿意尝试。据统计,全国注册护士总数为324万人,护士的整体收入水平不尽如人意。在已离职护士中,48.8%的护士离职原因是收入低。
对于护士而言,移动护理平台为她们提供了技能变现的机会。“要上夜班,不仅辛苦而且收入较低,如果能用自己的专业兼职赚钱还是挺好的。”护士小刘表示。
作为全国首个互联网医养服务试点项目,“医护到家”曾披露其2016年的护士上门营运大数据。对“医护到家”32000多名认证执业护士、3万多名用户和10多万有效订单的分析显示,北京、上海两个大城市占据了总服务份额的50%,其中北京独占38%。这表明,老龄化程度较高、现代化程度也较高的大城市对医护上门的接受程度更高。
行业标准需要完善
业内人士表示,“共享护士”仍然是一把双刃剑。在服务过程中,护士如何保证自己操作的安全性,服务过程中一旦出现意外,特别是术后病人,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无法预料的后果。目前,健护宝平台上的护士还不够多,服务范围还有限,最重要的是很多护士还是在校学生,经验较缺乏,这也是很多市民担忧的地方。
护士们也有担忧,人身安全如何保障。不少“共享护士”平台表示,他们也考虑到这个问题,甚至推出两人同时上门服务的模式,但目前护士上门的行业标准缺乏、风险规避制度尚无,对护士以及病人而言,都没有保障。
在福建省护理学会秘书长郑翠红看来,“共享护士”上门提供服务,仍存在不少制约因素。比如,护士上门的行业标准尚未统一、风险规避制度缺乏。
(《工人日报》5.13 吴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