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05月05日 星期六

    乡村里的草垛

    《 文摘报 》( 2018年05月05日   02 版)

        常听老人们说,旧时的姑娘到男方去相亲,首先要看的是草垛,那是一户人家的生活质量——关于土地、耕作和居家过日子的大体情调——最外在的标志。草垛是乡村里最寻常的景观,即使是最贫寒的农家,家前屋后也少不了一只的。它融合了乡民们收获的喜悦,朴素的审美取向,以及对家园的温馨感受,让人们联想到那石灰斑驳的老式灶台,被柴火映红的少女或老妇的面孔,还有飘荡在晨雾和夕阳下的炊烟。

        每年的六月和十月田净场空以后,各家便开始堆草垛了,这是收获的最后一幕仪式。乡村里土地金贵,连院墙脚下也要栽上几棵菜的。因此,草垛大多被安置在那些旯旯旮旮的地方:晒场边,树荫下,竹园的一角。新鲜的麦秸有一种甜津津的气息,和栀子花、紫丁香、野蔷薇的香气一起散漫在初夏的空气中,很让人心醉神迷。稻草的气息是软绵绵、燥松松的,带着秋阳温热的质感,诱惑着你想在上面打个滚。堆草垛很有讲究,一是要不倒,二是要不漏,三是要堆得有模有样的好看。那就需要用麦叉把草梳得很熨帖,然后一层一层地叠上去。

        男人在堆好草垛后,就很少来光顾了,他们把草垛丢给女人、孩子、鸡鸭和狗。

        但草垛并不寂寞。春天,少年牵着牛从窄窄的田埂上走来,腋下夹着一本书。他就这样从少年走向壮年,从故乡走向天涯。冬天,雪花覆盖在草垛上,草垛变得臃肿了,雪地上印着鸟雀的爪印,有如一行行“个”字,斜斜地写出野趣。那个穿大红滑雪衫的小女孩抱草来了,雪地上飘动着一团火焰。狗总是把草垛作为自己的安乐窝,一有什么响动就窜出去干预,因此头上常常沾着几根草,一副日理万机、不修边幅的样子。连绵的阴雨过后,天气放晴了,村妇在翻晒麦秸,阳光下弥散着潮湿的霉味。村妇后跟着一群鸡鸭,欢天喜地地争吃麦秸中的麦粒、小虫,还有蚯蚓。村妇不时停下麦叉,抬头望着村外的田野。谁家的姑娘来人相亲了,姑娘被从田间叫回来,偷偷倚在草堆头换一双鞋,理一理头发,然后抱一捧草钻进厨房间去烧火。柴火炸响着,姑娘从灶门洞里偷偷看着那个人,灶膛里的火燃了又熄,熄了又燃。

        草垛脚下常常还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惊喜,例如一早起来抱草时,发现草垛脚下静静地躺着一只鸡蛋,那是谁家性急的母鸡留在这里的。有一年,我家丢失了一只芦花鸡,都认定是被黄鼠狼叼去了,全家人惋惜了一阵,也就不再去想它。可过了些日子,芦花鸡却领着一窝毛茸茸的小鸡从草垛后面走出来,那派头有一种初为人母的矜持和高贵。这一幕草垛前的轻喜剧,好长时间里一直成为我们全家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日子安然如常,季节的风景轮回往复。小河边昏昏欲睡的茅屋变成了瓦房又变成了带外墙砖和卫生间的小楼,乡村像怀着希望的少妇,在年复一年的春风秋雨中走向丰韵和成熟。

        只有草垛还在原来的地方,有如一位敦厚的老人,在乡村中默默地守望。

        (《唐朝的驿站》长江文艺出版社 夏坚勇)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