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04月21日 星期六

    换糖 换引线

    《 文摘报 》( 2018年04月21日   02 版)

        “换糖,换引线”盛见于60年代、逐渐消失于70年代末,是穿行于江南水乡的一种乡间便民货郎担。货担的主人大多是中壮年男人或老年男人,他们挑着两只筐,吆喝着:“换糖、换引线,换糖换引线罗……”

        少年的时候,我家地处小镇沿街,购物方便。但是,那时候父母生我们兄妹四人,家中收入少吃嘴多,别想父母有多余的零钱,去为我们四个孩子买零食吃。家境的贫困,让我和弟弟妹妹们很早便懂得了生活的节俭,并懂了通过拣垃圾也可以换钱换物,为父母减轻些负担。小镇街稍的垃圾潭边、盐庄横街前碧水清清的九浙塘河滩上、小镇饭店后门外的老槐树下,几乎成了我们儿时常去的地方。偶有的破铜烂铁碎玻璃、废旧电池牙膏壳,都变成了我们篮中的“宝贝”。我们把这些拣来的“宝贝”,放在家中的一只破纸箱内,专等着隔三差五经过小镇的“换糖,换引线”货郎担的到来。到时候,我们可以用这些“宝贝”去换几条牛皮筋、几支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或换来水果糖、牛籽饼什么的,也好解解馋。

        你别小瞧了我们拣的那些宝贝,一支空牙膏壳值三分钱,能换一支铅笔呢,一个废旧5号电池值二分钱,也能换一盒火柴呀。破铜烂铁和碎玻璃是由货郎称斤量论价的,破铜最值钱,是四块钱一斤,但非常不易拣到,即使拣到了,父母也不会同意我们去卖掉或拿到货郎担上去换东西。烂铁才四分钱一斤,能换四枚引线,我母亲为我们兄妹几个缝补衣裤,是少不得这小小引线的。每当货郎担到家门口的时候,我们总会先换几支铅笔和橡皮,然后才换几颗水果糖或几片牛籽饼。有时候巧逢母亲也在家,她总会跑出来,笑着看我们这帮孩子与货郎讨价还价,她怕货郎黑了我们这帮小孩子。如果家中正巧需要火柴或引线什么的,母亲会从家中挑捡些破衣服或破旧鞋子来,同货郎“滴斤滴量、论新论旧”地换些生活必需的东西。

        数十年过去了,穿村走巷的货郎挑子,再也见不到了。如今,许多住上了洋楼别墅、生活丰足了的农村百姓们,渐渐地忘却和抛弃了以往生活的节俭和朴素的习惯。随意丢弃各类生活废弃物,并迅速地演变成影响生活环境和污染空气、水质的源头。

        “卖旧…货呢……”的吆喝声,近几年来几乎天天看到、听到。然而,这些“卖旧货”的外来人,却只收废纸废铁等旧杂件,不换日常生活用品,并且还在收货时用黑心称压斤扣两,坑扣卖旧货户主。在这些“卖旧货呃”吆喝者的双眼中,我怎么也无法看到像幼时见到的“换糖,换引线”货郎眼中那般让人喜欢的慈善和那种让人放心的真诚。

        (《南观音堂旧事》中国书籍出版社 浦仲诚)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