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03月20日 星期二

    13天与30年

    《 文摘报 》( 2018年03月20日   05 版)

        北京时间2月22日下午6点,韩国平昌,第二十三届冬季奥运会短道速滑男子500米比赛开始。教练李琰看着武大靖一路第一跑进决赛,心提到了嗓子眼。晚上7点,决赛开始。武大靖风一样冲出去,没有给对手留一点追赶的机会——39秒584,他创造了新的冬奥纪录。这是中国代表团在平昌的13天里唯一一块金牌,也是中国短道速滑队参加奥运会30年来的第一块男子金牌。

     

        出师不利

     

        2018年2月9日,平昌冬奥会开幕。短道速滑的比赛陆续展开,中国队出师不利:13日,一小时内4人被罚下,丢掉两个夺金点。18日,男子短道速滑1000米,3位冠军选手全部犯规出局;比赛一周过去,只有17岁小将李靳宇获得一枚银牌。在平昌,李琰每晚吃一片安眠药睡下,夜里两点会醒来一次,再吃一片,5点再醒,又吃一片。白天醒来,李琰尽量把这些焦虑隐藏起来。她努力神情轻松、语气积极地出现在队员面前。

     

        所有淡定,在2月20日,全瓦解了。女子3000米接力决赛上,韩国队犯规使加拿大队摔倒,继而超过中国队第一组过线。随后,裁判判定中国队、加拿大队犯规,取消两队第二、第三的成绩,而“始作俑者”韩国队获得冠军。很快,比赛结果在中国网络被刷屏,网友对裁判团愤慨不已。李琰拽着裁判的手臂激动地理论,被拒;在会议室外苦等一个半小时递交申诉,被驳回。来到平昌这么多天,她第一次哽咽了。即便自己再压抑,也不能影响队员。她调整了战术,要求队员一路领滑,不给对手任何制造犯规的机会。“放开了,什么都别想,别想半决赛、决赛,只要一轮轮滑就行。”

     

        这话听起来寻常,却让武大靖在比赛时莫名安心。武大靖赢了,解说员刘星宇在直播时激动地大喊:“我们赢得干干净净!”

     

        严厉“后妈”

     

        对于李琰,队员王濛提到一个细节:“教练的眼睛总是竖起来的。”严厉,是李琰最鲜明的标签。动作要精确到角度,训练完还要进行体能跑,做不到就要被“训”,所以,队员们都喊她“后妈”。

     

        其实,李琰30年前就如此,甚至更狠。1987年,中国短道速滑队成立,李琰是第一批队员。当时的短道队教练辛庆山形容,那是一支野蛮生长起来的队伍。短道比赛要求冰鞋的冰刀刀身短、刀刃底部有弧度,便于弯道滑行,但中国买不到,只能改造刀体长、刀刃平的大道冰鞋。运动员穿着平刀刃冰鞋练习转弯,脚被磨得出血不止。

     

        “李琰天天超负荷滑行,脚后跟被冰鞋磨得特别肿,根本穿不进去。”辛庆山说,“后来队医找到海绵,垫在鞋子里,李琰一边哭一边练。”

     

        1988年2月,辛庆山带着练了一年的短道队参加卡尔加里冬季奥运会。那年短道速滑还未被正式列为比赛项目,只有表演赛,李琰获得女子1000米金牌和500米、1500米铜牌。这是中国短道速滑在世界舞台上的最初登场。

     

        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短道速滑被列为正式项目,李琰获女子500米银牌,这是中国短道速滑队真正意义上的首枚奥运奖牌。这届冬奥会后,李琰退役,两年后考入东北财经大学,1998年毕业成为大连地税局公务员。2001年,国家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兰立给李琰打来电话:“现在有一个去斯洛伐克支教的机会,你愿意去吗?”过了10秒,李琰回答:“愿意。”

     

        教练生涯

     

        李琰开启了金牌教练的生涯。她帮斯洛伐克队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受到总统鲁道夫·舒斯特接见;她又受聘奥地利队,10个月帮他们走出低谷。2003年,李琰成为美国短道速滑青年队教练,3个月后被聘为国家队主教练。“我觉得我有做教练的天赋,”李琰说,“有发现问题的能力,还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2006年冬奥会结束后,李琰接到了刚刚退役的杨扬的电话:“姐,你愿不愿意回来执教?”

     

        丈夫、女儿都在美国,美国队也给了她极好报酬,但李琰没有多做考虑,决定回国。

     

        执教中国队头4年,李琰重视器械装备,专门从美国请来器械指导,为队员制作、保养冰鞋。她也给选手讲战术、练配合。在她看来,短道速滑比的不仅是速度,还有脑子,要注意队形变化、衔接时机、超越方式和规则应用。她常说:“教练首先得让运动员有思想。简单的服从和被动去做,效率很低。”很多人说,李琰的到来,让中国短道速滑进入了科学、现代、智慧的阶段。

     

        对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李琰并没有设定目标,她说:“短道速滑就是这样,你永远不知道谁会拿第一。要金牌,就自己滑过去。”

     

        (《环球人物》2018年第5期 余驰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