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岁的李德胜被大清邮政津局录用,当上了邮差,那一年是1906年。
想进邮局工作,要通过法语和英语考试,因为当时的电报都要用法语来书写编译。学徒时每个月挣两块大洋,转正后,每月挣六七块大洋。当时一块大洋能买一袋洋白面,或者五六个人到中档的西餐厅吃一顿西餐。
李德胜负责德州到天津的邮路。邮差分快班和慢班。慢班,邮差挑着扁担,扁担两头挂上邮件,徒步走四天;快班,邮差单人背一个小邮包,早晨从德州出发,晓行夜宿,在三十六小时之内赶到天津。几年后,李德胜当了邮差长,工钱涨到七十二块大洋,属于高收入阶层。
天津与中国邮政史的渊源无法分割。西方列强各国大使刚刚进驻北京的时候,使馆与海关在上海与北京两地传递的邮件,是在大清总理衙门的支持下,由政府雇佣的传递公文的信差完成的。几年之后,他们发现这样执行起来确实存在障碍,最好还是在海关总税务司设立一个专门的邮务处更为方便。于是,建立大清邮政局的想法由此产生。
1878年初,清廷总理衙门决定以天津为中心,在北京、天津、营口、烟台、上海五处试办新式邮政业务,德国人德璀琳负责具体事宜。
效仿西方的邮局书信馆模式,德璀琳在津海新关大公事房内设立了“天津海关书信馆”,书信馆成立后第一件事,就是发行邮票。
当时世界各国邮票都仿造英国的黑便士,以君主头像作为标志。而对大清国的子民来说,君主本身十分神秘,头像怎能随便印刷?所以,大清海关自行设计了三款邮票草图,即蟠龙、宝塔和万年有象图,再从这三款中进行筛选,最终选取了象征帝王的蟠龙图案。邮票的颜色和面值各有差异——绿色的是一分银,用来寄印刷品;红色的是三分银,寄普通信函;橘黄色的是五分银,寄挂号信。
在经营了一段时间之后,天津海关书信馆改名为“海关拔驷达局”,这个看上去不知所云的名字,是由英文POST一词音译而来,意思就是海关邮局。
海关拔驷达局在法租界大法国路(今解放北路北段)兴建了一幢地上两层、地下一层的办公大楼。如今已经改造成邮政博物馆。
(《天津往事》北方文艺出版社 何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