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对进贡国是非常大方的。
除了对贡品按价给钱之外,大明王朝对朝贡国还有“回赐”,而且回赐的都是当时海外贸易中最受欢迎的商品,比如上等的丝绸纱绢和各种瓷器。琉球接到这些回赐后,除本国使用,还贩卖于他国。“若番船不通,则无丝可织,每百斤值银五六百两,取去者其价十倍”。这样的中转贸易可谓是“无本万利”。
优待使臣
除了收获多之外,进贡使臣在中国待得也非常舒服。
中国皇帝认为前来朝贡者都是客人。所以各国贡使从踏上中国土地的那一刻起,吃喝花用都不用出一文钱。
每当琉球国使臣抵达福建海岸,中方官员按惯例就要负责备办“箩桶杠索”等物,将“贡物”搬运到岸上,送进仓库,还要“取拨百户3员,军士100名,提举司拨吏1名,每夜提铃巡逻,防守方物。”
福建省还要专门派官员和兵丁全程护送琉球使臣进京,所经各省、府、县,当地官员均需迎送入境和出境,安置住宿、供应膳食,并将接待的情况奏报给中央政府,不得有半点的闪失。
据《大明会典》,琉球贡使到京安歇停顿后,由光禄寺依例供给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并派专门办理外国饮食的尚膳正一员,三等侍卫一员,和委署主事一员,负责琉球使臣的饮食供应。
除了好吃好喝好招待,中国还会专门组织旅游,带领使臣们浏览京中名胜,让他们四处开眼。所以,能来中国一趟,真是太幸福了。
无奈限制
“厚往薄来”政策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数倍、数十倍暴利驱使着众多国家争先恐后前来进贡,运来无数在本国滞销的货物,明王朝只能高价吃下。
以至于皇宫之内,伪劣海外商品堆积如山,实在没地方用,只好发给百官,充抵工资。更有甚者,经常有海外商人三五成群凑到一起,商量一下,花钱找到懂中文的人写一道表文,冒充某国的贡使,就跑来上贡,骗走大明帝国无数钱财。
大明皇帝也不算真傻,时间一长,进贡国干柴烈火式的热情也烧得他们的屁股坐不住了,不得不采取相应措施。首先是限制朝贡次数。朱元璋时代就曾下诏说,各国进贡不要太频繁,没必要这么恭顺:“入贡既频,劳费太甚,朕不欲也。令遵古典而行,不必频烦,其移文使诸国知之。”他按照远近亲疏,给朝贡国发下规定,有的国家十年一次,有的三年一次,有的两年一次。
第二是限制朝贡使团的规模。
第三,对贡使们要发执照,以鉴别真伪。为了防止商人们冒充贡使,明太祖制定了“勘合”制度,也就是发给进贡专用执照。
收效甚微
但是这些限制措施有些条作用不大,特别是关于贡期的规定。
比如明太祖规定朝鲜三年一贡,朝鲜却仍然每年跑来一次。朝贡的规模,各国也从未严格执行过,一般来说各国带来货物总是大大超出规定。
朱元璋本是一个性格非常精细而又强悍的人,他所做的规定,通常是绝不许任何人挑衅的。他兴起的空印案,杀掉数万人,原因仅仅是官员们没有严格按规定填写文书而已。但是对于这些死皮赖脸破坏规定前来叩头的贡使,朱元璋却异乎寻常地好说话,一而再再而三地予以宽容。
为什么呢?因为“当官不打送礼的”,这些国家的表文都写得极其恭顺,使臣们跪拜得极其虔诚,一脸的无辜和呆萌,让朱元璋的脸怎么也拉不下来。
在这些国家当中,琉球是最死皮赖脸的一个。明王朝“谕令(琉球)两年一贡”,这是给予朝贡国的最优待遇,但是这条谕令几乎没有执行过,琉球国一年通常要来两三回。
(《老年日报》3.4 张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