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6月,豪情万丈的香港长城电影公司老总袁仰安,首次圆了导演梦,开拍“新长城”第一部古装大戏《孽海花》。
《孽海花》改编自民间故事《王魁传》和戏曲《情探》,由三个当家演员领衔主演。夏梦饰演桂英,平凡饰演王魁,而婢女小菊则是石慧。除了亲自导演,袁仰安还找来当时在自由影人圈当编导的朋友易文,匿名编写《孽海花》的剧本。电影将冤魂索命的结局做了改动,变成桂英认清王魁贪恋虚荣的真面目后,离开了他。这样的安排,是当时作为进步电影刻画女性自我觉醒的必然结果。
这部大制作,前后共花了近四个月,投入资金逾四十万元。当时,这等于“长城”拍摄四部时装电影的资金总和。开拍前,从服装设计、场景设计等各项筹备工作,已费时两个月。而实际拍摄,从1952年6月27日晚开镜,直到1952年10月初新界海边的最后一组外景戏,加上近一个月的剪接配音的后期制作才终告拍竣。
1952年7月的一个下午,长城片场正进行该片最大的布景“程戡大厅”的拍摄工作。那一天剧组和工作人员甚多,加上闻风而至看戏的观众,片场是异常热闹。“程戡大厅”由万氏兄弟精心设计,在雕龙刻凤的圆形横门里,工作人员忙着为栋梁的装饰作最后修补工作,栋梁之间,悬着数十盏宫灯。官椅后偌大孔雀屏风,立于中央,古色古香,甚为壮观。
当一切就绪后,袁仰安一声“开麦拉”,首先是石慧,一身珠缠翠绕的华裳,凌空一挥,跳起剑舞,刚健中见婀娜。下一场戏,素服淡妆的夏梦走进程戡大厅,筳前夏梦柳眉倒竖,凛若冰霜,一派正气浩然。当所有镜头完成之后,时间已晚,人也逐渐散去。有位高个子的俊朗小伙看得入了迷,有些依依不舍,久久不愿离去,恰好给时任长城片场场长沈天荫注意到了。两天之后,小伙子意外接到了来自“长城”的试镜邀请。这个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土木工程系的年轻人,名叫傅国梁,他因此加盟了“长城”,后来成为首席当家小生:傅奇。
夏梦的古典扮相,如月夜下沁芳之幽昙,自从电影在香港获得成功后,“标准古美人”的雅号也由此而来。
这部如今鲜被提及的电影,在音乐设计上是颇具实验精神的。不仅李厚襄在音乐设计上下了不少功夫,而且袁仰安请来著名泛川派琴家蔡德允女士,为《孽海花》配乐。贯穿整部电影的背景音乐,是古琴的雅音清韵,缓沉的气氛,高灵的格调,雕刻出另一种幽古的幻逸。
(《梦回仲夏:夏梦的电影和人生》世界图书出版社 〔马来西亚〕子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