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近日透露,“故宫开放面积明年要超过80%”。故宫的南大库也将在2018年“五一”前开放,作为故宫集中展示“非紫檀即黄花梨”的明清家具馆。
北京故宫扩大开放面积,到底是为了文化而来,还是为了效益而来?这些年来,故宫很红很热,但一些游客只是把故宫当作一个旅游景点,而不是一个文化符号。换言之,在一些游客眼中,故宫与其他一些景区相比,并没有太强的辨识度。
故宫的开放其实有两种,一种是有形的开放,以扩大开放面积为主;一种是无形的开放,以提升文化影响力为主。对于故宫来说,扩大有形的开放并不容易,扩大无形的开放更不简单。人们希望故宫成为下一代了解传统文化的“第二课堂”,成为广大民众浸润传统文化的鲜亮舞台。故宫有这样的实力,也应该有这样的追求。
这些年来,故宫在无形开放上,也就是提升文化影响力上下了大量功夫。人们津津乐道于故宫推出的各种文创产品。这给其他文化建筑与文化遗产带来了启迪。但鉴于文化对于国家、民族的重要性,鉴于故宫在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故宫还需要作出更好的示范。扩大开放面积显然是一个起点,让故宫的文化符号更加深入人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青年报》11.30 毛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