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世界,城市化不高的国家是无法成为文明与发达国家的。由于各个国家人口基数差异,以及地理空间的限制,城市的规模不能按照一个简单的比例一刀切,但是,在信息化时代,随着社会治理水平的稳步提升,治理半径随之扩大是必然趋势,支持城市规模扩大的各种条件已经具备。
而造成中国主要城市目前发展规模受限的原因有三:采用计划经济模式控制的结果,并不能真实反映群体的心理偏好与需求;我国城市的核心区域和边缘区域的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城市开发率不充分;诸多政策壁垒严重制约了外来常住人口转为户籍常住人口的数量,使得我国主要城市的规模难以达到理想状态。
中国城市人口的统计,是以户籍常住人口与外来常住人口为准的。如以上海为例,2014年年末,上海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425.68万人,其中,外来常住人口996.42万人。这种制度安排还面临着一种道德风险,即那些外来常住人口在缴纳各种税费后,由于种种原因仍无法最终享受到相应回报。想想前些年各地推行的“社保缴费不连续就清零”的做法,实在有违道义和伦理原则。早在两千四百年前,柏拉图就指出:城邦的最大美德就是正义。“社保缴费不连续就清零”这种饮鸩止渴式做法带来的道德风险,直接侵蚀了我们城市的正义美德与社会认同。
(《中国青年报》11.20 李侠 缪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