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11月14日 星期二

    不朽的光

    《 文摘报 》( 2017年11月14日   05 版)

        杭州壹庐。我把冼星海一家的照片给冼妮娜看。

        这张照片(见上图)摄于1940年5月。照片里冼星海和夫人钱韵玲都面带微笑,冼妮娜穿着一套白色童装,黑黑的头发。

        冼妮娜应该无数次看过这张照片,这是她和父母亲一起留下的唯一一张全家福。1940年5月,冼星海从延安去莫斯科时,冼妮娜只有8个多月大。

        关于冼妮娜,冼星海1939年8月5日的日记这样写着:

        (夫人)玲在早上十时五十分生下一个女孩子,她长得很大很胖。从今日起我们做了父母亲了我们叫小孩名妮娜!中央给玲二十元生产特别费。

        遗腹子冼星海出身贫困家庭,从小随母亲东奔西走,有音乐天赋,自身又勤奋,自费到法国留学7年,成为毕业于巴黎音乐学院杜卡斯高级作曲班的第一个中国人。又因加入民族自救的洪流回国,从上海到武汉,歌咏救亡,再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做主任。30多岁才结婚,有了孩子,激动的心情一定难抑。

        我问冼妮娜,冼星海的音乐才能是如何培养起来的?

        冼妮娜只简单说是后天的勤奋,但话锋马上转到奶奶黄苏英:“我最佩服我奶奶了,没有她的努力,就没有我父亲的音乐成就。我奶奶常唱《顶硬上》,这是一首粤语歌。歌词是这样的:顶硬上,鬼叫你穷,铁打心肝铜打肺,立实心肠去捱世。捱得好,发达早,老来叹番好。”

        这首《顶硬上》,其实是码头苦力唱的劳动号子,但从歌声和歌词看,显然已经不再是对命运的叹息,而是一种不屈的呐喊,一种强力的抗争。黄苏英就用这样的曲和词,从小教育她的儿子,冼星海的骨子里血液中,仿佛天生就有一股自强拼搏的精神。

        冼星海家是船民,以船为家的。冼星海的父亲,是个船工,以打鱼为生,36岁被大海吞没生命,而那时,冼星海还没有出生。冼星海的母亲,带着年幼的冼星海,一直在澳门、新加坡、广州等地漂泊。

        1918年,黄苏英将13岁的冼星海送进了岭南大学附中的义学,让他学习小提琴,后来冼星海进入了岭南附中的本校。不说冼星海的音乐天分,单是黄苏英的举动,就足见她的远识。穷人去学音乐专业,在温饱都没有解决的环境中,勇气和远见,二者不可缺一。冼星海后来巨大的音乐成就也充分证明,黄苏英的《顶硬上》,就是他强大的精神支柱。

        我再问冼妮娜:“您现在还保留着父亲多少遗物呢?”

        冼妮娜说:“老家湴湄村纪念馆里的东西,好多是我们捐献的。我家里还有他穿过的西装、用过的小提琴、一些手稿、毛主席送给他的派克笔,还有一支指挥棒。这支金属指挥棒,他用来指挥过《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共八章,除“黄河怨”“黄河颂”两章修改过三四次外,其他都是一气呵成。《黄河大合唱》演出成功后,冼星海收到了毛主席的礼物——一支派克笔、一瓶墨水。主席用意很明显,他是鼓励冼星海用笔继续谱出人民喜爱的好曲子,好曲赛过千军万马!

        1945年10月30日,冼星海病逝于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医院,年仅40岁。7岁的冼妮娜佩戴着黑纱,被母亲牵着参加了父亲的追悼会。11月凌厉的寒风冻人脸,她参加父亲的追悼会,看着照片上父亲那熟悉的脸,她和母亲一起流下了悲痛的眼泪,那就是她日思夜想的父亲。

        后来她去过莫斯科,去过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追寻父亲当年的足迹。当她站在阿拉木图的冼星海大街上时,她十分欣慰,异国人民的怀念,是对冼星海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所作贡献的充分肯定。

        (《解放日报》11.2 陆春祥)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