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11月14日 星期二

    亦舒的前半生

    《 文摘报 》( 2017年11月14日   05 版)

        亦舒原名倪亦舒,祖籍浙江镇海,1946年9月25日出生于上海,五岁时随父母到香港定居。亦舒从小酷爱文艺,十七岁就出版了她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甜呓》。

        1973年,亦舒以二十七岁的年龄“抛开香港的一切,只身拿着两只箱就去英国求学”。生活的逼仄、异乡的孤苦,让她的创作欲望陡升。身居异乡拿小说泄愤的她不知道,在香港,她的小说已被少女们奉作圭臬,给了年轻少女们“不要沉迷于爱情的幻象,多些独立奋斗的历程”的感悟。

        《我的前半生》是亦舒的代表作,小说主人公的名字是“子君”和“涓生”,来源于鲁迅的小说《伤逝》。亦舒十二岁就开始读鲁迅的《野草》,后来还在一家文学杂志社里,将整套《鲁迅全集》全部读完。师承甚殷,以至不惜把鲁迅笔下的主人公的名字用到自己的作品中来,行文一针见血,爽快犀利。

        亦舒的情感小说写得好,文学之路走得顺畅而成功,而她自己的情感之路却并不顺利,前两段短暂而狼狈的婚姻铸就了《我的前半生》。

        亦舒的第一段恋情算得上风花雪月,那时她才十七岁,疯狂地倒追才华横溢的穷画家蔡浩泉,并未婚先孕,生下了儿子蔡边村。金庸评说:“情绪化的女作家遇上了忧郁的男画家,双方太过年幼,自己还是孩子,承担不起家庭的重担,因钱生怨,加上年轻气盛,婚姻也就没有了结果。”三年后亦舒抛家弃子决绝而去。

        多年以后,儿子蔡边村长大成人,意外得知自己的生母竟是大名鼎鼎的亦舒,便在2013年左右自编自导一部纪录片《母亲节》,希望能够见自己的母亲一面。但是亦舒拒不相认。对于拒绝相见的原因,或许可以从小说《妈》中找到一丝端倪,书中写道:“你父亲已经浪费了她的前半生,现在你又要去浪费她的后半生?”她选择抹去这段回忆。

        1971年的《明报周刊》封面,亦舒身旁的岳华是她当时的男朋友。当年,岳华因与郑佩佩合演《大醉侠》而一举成名,成为当时邵氏最赚钱的男星。真正拆散两人婚姻的是一封信,远在美国的郑佩佩因为琐事缠心,在给岳华的信里说了一些对新家庭的抱怨。亦舒十分生气,将这些信向报纸杂志公开,弄得郑佩佩的家庭出现了问题。岳华说:“我认为她的做法太过分了,伤害我不重要,但伤害人家的家庭就是太过分……”离婚之后,亦舒去了台湾。多年后,岳华与亦舒碰巧在同一个电台工作,有时相见,情如陌生人。

        后来,亦舒以岳华为原型写了小说《家明与玫瑰》。金庸评论说,亦舒的小说之所以出彩,大概就是因为她所写的往往不是爱情中的甜蜜,而是爱情中难以被捕捉以至于很少人发现的悲哀。

        亦舒的第三段爱情低调许多。四十岁时,她遇到了生命中另一个重要的男人,就是她目前的丈夫梁先生。梁先生曾为港大教授,现为北师大客座教授。亦舒与他的关系一直维系得相当和睦,可能两个都属于不拘小节的诙谐人吧,现在二人的婚姻生活相当快乐。

        亦舒在《我的前半生》尾声中展现:涓生再见到子君,同样被她惊艳到了。涓生很懊悔:“是,你说得对,是我不好。我一直嫌你笨,不够伶俐活泼,却不知是因为家庭的缘故,关在屋子里久了,人自然呆起来……离婚之后,你竟成为一个这样出色的女人,我低估你,是我应得的惩罚。”

        亦舒也算是借涓生之口,为所有被失婚的女子讨要了一点公允的评价。

        近年来,亦舒定居在温哥华,处事低调,甚至谦称自己是家庭主妇。《中国文学家辞典》问她要小传,她也“抵死不从”,说“香港作家多的是,轮也轮不到我这不折不扣的家庭主妇”。

        (《名人传记》2017年第11期 蒋连根)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