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11月07日 星期二

    瘊子不分公母

    《 文摘报 》( 2017年11月07日   04 版)

      民间有种说法,如果身上长了一个瘊子,旁边又长出几个小瘊子,先长的那个就是母瘊子,将“母瘊”除去,其他瘊子会自然脱落。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

      瘊子是病毒感染造成的,发病有先后之分,但没有“公母”之分。瘊子即“疣”,是由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皮肤或黏膜引起的表皮赘生物。包括“寻常疣”“跖疣”“扁平疣”等,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手外伤或水中浸泡是常见的诱发因素。

      感染后,病毒仅在表皮中,不引起皮肤炎症,也不进入血液,因此表皮常与病毒处于和平共处状态,疣在皮肤表面长期存在。有时,在用微波、激光、冷冻或手术切除一个瘊子后,其他瘊子会自动消失,这是因为当一个疣体被切除后,皮损组织会引起人体免疫系统的反应,使机体产生相应的免疫物质,从而使其他疣体脱落,并非除掉“母瘊”的缘故。

      瘊子可以通过皮肤的微小破损自身接种并传播。也就是说,病毒感染到哪里,瘊子就长到哪里。避免外伤及皮肤破损是预防瘊子的主要方法。

      瘊子的治疗通常以外治为主,可使用药物外搽皮损部,或中药泡洗,也可用微波、冷冻、激光等物理治疗方法。注意避免压迫、摩擦,防止继发化脓性感染。

      (《家庭医生报》10.30 刘彦春)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