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炎泛指发生在人体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关节的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及关节畸形,严重者会导致关节残疾。
关节炎分为数十种,其中最常见的是骨关节炎,其主要病变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病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多见于中老年人,容易出现在负重较大的膝关节、髋关节、脊柱及手指关节等部位。
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是关节炎最常见的症状。以骨关节炎为例,一般膝关节开始活动时疼痛明显,稍活动后减轻,然而负重和膝关节活动过多时疼痛又会加重。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出现关节不稳,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减少,步行能力下降,尤其是上下台阶、下蹲、跑、跳等能力下降明显。不过,肿胀与疼痛程度不一定相关,有的人痛感明显,有的人并不明显。另外,一些膝关节病晚期患者可能出现下肢畸形。
治疗关节炎,通常有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三种方法。非药物治疗是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基础,适用于初次就诊、症状不重的患者,包括控制体重、适度有氧锻炼(如骑自行车、游泳、散步,但要避免爬楼梯、登山等活动)、关节功能与肌肉力量训练、物理治疗等。如果非药物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可采用规范的药物治疗,包括局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乳剂涂抹和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阿片类镇痛药、曲马多等。手术治疗则适用于规范保守治疗后症状仍不改善,或伴随下肢畸形的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是治疗终末期关节炎的手段,大部分人工关节可以使用15年至20年以上,使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获得改善。
(《北京日报》10.20 郑汉龙 杨德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