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10月21日 星期六

    自我关怀的力量

    《 文摘报 》( 2017年10月21日   07 版)

        ■【美】克里斯廷·内夫

        网络时代,我们往往对他人的关注甚至超越了自身,也使人更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设想一下,当你参加聚会准备出门之前,瞥一眼镜子中的自己,发现下巴上长了一颗粉刺。那么,你可能就不会关注发型或是着装有多棒,而只会关注那一颗粉刺。这一现象的产生是有原因的。

        在自然环境中,消极信息通常意味着威胁。如果没有立即注意到埋伏在河岸边的鳄鱼,那么,我们将会成为它的午餐。人类的大脑通过进化过程而实现了对消极信息的高度敏感性。这样,我们大脑中的杏仁核就能更容易、更快速地做出战斗还是逃跑的决定,这就确保了我们有最大的可能生存下来。而积极信息对长期生存的意义很大,但对眼前的生存则影响不大。我们常常把积极信息当作理所当然,而却特别关注消极信息,就好像我们需要依靠消极信息存活一样。

        一旦我们聚集在消极想法上,这些消极想法就会像一台坏的唱片机一样,不停地、翻来覆去地播放。这一过程就叫作“穷思竭虑”。如果你是一个习惯于穷思竭虑的人,或是正经受着焦虑症与抑郁症的折磨,那么对你来说,“不要因此而评判自己”是非常重要的。记住,对消极想法和情绪的穷思竭虑,根本上源自对安全的渴望。即使脑活动模式给我们带来相反的解释,但是我们依旧要感谢它们努力地让我们脱离鳄鱼之口。同样需要记住的是,即使有些人似乎超乎常人地习惯于穷思竭虑,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所有人都存在消极偏向。这已经是我们大脑中根深蒂固的习惯了。

        我们要怎么做才能从这种根深蒂固的、沉浸于黑色黏质的倾向中摆脱出来呢?办法是:关怀我们自己。

        当我们以一种客观的态度体验到消极的想法和感觉时,我们能够注意到消极信息,但不会像尼龙搭扣那样被牢牢粘住。静观能够帮助我们认清那些消极的想法和情绪是不切实际的。这些消极想法是可观察到的,而非内心坚信的,因此,它们会得到较小的权重。这样,对想法和情绪的消极偏向便会在产生之后顺利消散。这就让我们以更加平和的心态来应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自我关怀的力量》中信出版社)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