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09月16日 星期六

    西北联大:抗战烽火中的一段传奇

    《 文摘报 》( 2017年09月16日   05 版)
    1939年7月,西北联大文学院教师与毕业生合影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平津相继沦陷。为保存中华文化血脉,平津地区文教机构纷纷内迁。“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和中央研究院的师资设备为基干,成立长沙临时大学;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为基干,设立西安临时大学。”这两“兄弟”,一个向南,一个向西。后来随着战局的变化,长沙临时大学继续迁徙到昆明,改名西南联合大学;西安临时大学也继续南迁到汉中,改名西北联合大学。

      西北联大与西南联大,是同时诞生的同胞兄弟,是一株藤上的两颗瓜,如果说西南联大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那么西北联大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段传奇。1937年至1946年,西南联大有教授(含副教授)338名,共培养毕业生3882名;西北联大则拥有505名教授(含副教授)的师资队伍,培养了9257名毕业生。

        西迁

      日军为了彻底摧毁中国,首先瞄准文化教育机构,对中国高校进行了有计划、长时间、大规模的摧残和破坏。但野蛮的轰炸和破坏吓不倒中国人民。张伯苓校长得知南开大学被炸的消息,向记者发表谈话说:“敌人此次轰炸南开,被毁者为南开之物质,而南开之精神,将因此挫折而愈益奋励。”他表示,“只要国家有办法,南开算什么?打完了仗,再办一个南开。”卢沟桥事变之前,面对很多人的担忧,北平师范大学校长李蒸的回答是:“我可以告诉诸君,如若万一无办法时,在北平不能办大学,在别处仍可以办。”

      1937年8月19日,教育部在南京举行会议讨论华北高校内迁事宜。由于战前清华大学已经在长沙动工建立分校,初步计划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迁至长沙成立长沙临时大学。又由于战前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已经与陕西省政府共同做好迁陕准备,而且北平研究院部分机构已经迁到陕西,所以计划将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北平研究院迁至西安成立西安临时大学。不料,北平师范大学“宁为鸡首,不为牛后”,自愿分到西安一组。

      10月18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以及河北女子师范学院,合组西安临时大学。《西安临大校刊》创刊号中称:“临大合平大、师大、北洋,极有历史之三校院,经过不少之曲折历程,始在此西北重镇宣告成立,在教育史上实一创举。”

      1938年3月16日,西安临大南迁汉中,开始了“一次徒步的长征”。4月3日,国民政府教育部电令西安临时大学改称西北联合大学。

        校训

      西北联大校址安定之后,于1938年10月19日召开第45次校常务委员会议,决议称:“校训制定‘公诚勤朴’四字与国训‘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制成匾额,悬挂礼堂。”

      校训最原始的解释出自黎锦熙教授1944年5月在城固撰成的《国立西北大学校史》,其中有:“‘公诚勤朴’校风养成,盖与西北固有优良之民性风习相应。夫‘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此足以去贫,非仅治学修业宜尔。勤以开源,朴以节流。然朴之意又不至此,乃巧诈之反。‘今之愚也,诈而已矣’,此足以去愚,凡诈皆愚也。公以去私,用绝党争。‘诚者天之道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此足以去弱。弱源于虚,诚则实矣。‘贫、愚、私、弱’,人皆知为吾民族之所苦;勤朴公诚,正其对症药也。”

        校歌

      西北联大在10月19日常委会上决议,聘请国文系主任黎锦熙教授和法商学院院长许寿裳撰写校歌歌词。词曰:

      并序联黉,卌载燕都迥。

      联辉合耀,文化开秦陇。

      汉江千里源嶓冢,天山万仞自卑隆。

      文理导愚蒙,政法倡忠勇,师资树人表,实业拯民穷,健体明医弱者雄。

      勤朴公诚,校训崇。

      华夏声威,神州文物,原从西北,化被南东。

      努力发扬我四千年国族之雄风!

      这首豪气冲天、壮志凌云的校歌,精辟地反映了西北联大组建的历史渊源与院系情况;标出“公诚勤朴”的校训,深刻地表达了西北联大教育家对西北这片土地教书育人的责任感。

      关于歌词的表层意义及内涵,黎锦熙后来做过一些阐释。“并序联黉,卌载燕都迥”一句,对于一个新联合起来的学校,似乎有些难于理解。这就得从西北联大的主要组合校院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和北洋工学院说起。

      北洋工学院初名北洋大学,创设于1898年,1928年更名国立北洋工学院。北平师范大学源于1898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数度改名后,于1923年改为国立北京师范大学,1931年与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合组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倘从最初算起,两校设立时间都超过了40年,故校歌有“并序联黉,卌载燕都迥”之句。

      歌词写成后,经西北联大常委会讨论通过,正式定为校歌歌词。

      (《北京日报》9.12 张在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