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有五大保健区,护好它们,养生防病事半功倍。
前胸保健区
肺位于胸中,主气,司呼吸。宗气在肺中生成,积存于胸中“气海”,从气道出喉咙,以促进肺的呼吸。宗气不固、各脏腑经络之气升降、出入、运动失调,就会导致“气虚”。
按摩前胸、扩胸运动、呼吸调摄等能提高心肺能力,有效预防呼吸系统疾病。扩胸运动:两脚打开稍大于肩宽,两手轻握拳,抬至前胸,右手保持,左手向左推出伸直,眼看左手指尖,同时蹲马步,形似拉弓。然后收回两手,恢复直立姿势。换另一侧。伸臂时深吸气,回正时慢呼气,通过扩胸、伸臂增加肺活量,加强血液循环。
腋窝保健区
腋窝是心经所过之处,其顶点是极泉穴,经常按摩可以宽胸宁神、调气和血。从现代医学角度讲,腋窝处淋巴组织丰富,经常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腋窝按摩方法推荐:双臂交叉于胸前,双手按对侧腋窝,适度拿捏。然后左手上举,右手拍打左侧腋窝,右手上举,左手拍打右侧腋窝。每次拍打30~50次,重复5遍。
脊柱保健区
脊柱是两条经脉和督脉行经之地,和五脏六腑关系密切。经常按摩脊柱,可疏通经络、刺激气血运行,滋养全身器官。
伸懒腰是最方便实用的脊柱保健方法,如果有条件,推荐做一做八段锦中的摇头摆尾动作,通过脊柱大幅度侧曲、回旋,使头颈、腰腹、股部、腿部收缩,增大颈部、腰部、髋关节及下肢灵活性。
肚脐保健区
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其中,肚脐是精气聚集所在,也是“神阙穴”,内连12经脉;周围还有气海、关元、中脘等穴位,轻轻揉按,对改善气血,调整人体脏腑功能都有好处。
建议在睡前、醒后揉按小腹周围,增加胃肠蠕动,增强脾胃功能。适当热敷小腹也能达到保健的效果。
脚底保健区
脚底有丰富的末梢神经网及毛细血管、淋巴细胞,有全身的反射区,被称为“第二心脏”。经常按摩足底,每天热水泡脚半小时等有助于温经通络,促进血液循环。
足前部凹陷处的涌泉穴,长期揉搓、艾灸、膏药贴穴、手法推搓拍打等可治疗各种疾病,尤其是老年性哮喘、便秘和腰酸腿软。
(《生命时报》9.5 代金刚)